搜索
 

2015年安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合肥“首位度”持续提升

2016年05月31日 10阅读 来源:

    日前,连续10年跟踪安徽经济发展,长期对安徽经济发展进行研究的安徽省财经大学发布《安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6》。报告显示,2015年安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其中,合肥“首位度”持续提升,皖江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皖北地区经济成长性的持续增强。

    2015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2200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56.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1342.3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8206.6亿元,增长10.6%。人均GDP 35997元(折合5779美元),比上年增加1572元。年末全省就业人员4342.1万人,比上年增加31.1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50862元/人,比上年增加2303元/人。

    2015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892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以新能源、电子信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领域增幅持续领跑,前三季度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幅度分别为21.3%,14.3%和26.3%,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为安徽省工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转型注入新的动力。

    报告对安徽省各地经济发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其中,合肥“首位度”持续提升。2015年合肥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为25.7%,超过去年的25%。GDP增速为10.5%,全省首位。皖江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2015年皖江示范区生产总值14639.3亿元,占全省比重66.5%。合肥、芜湖在全省的经济地位继续提升,其中,2015年芜湖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11.17%,超过2014年的11%;铜陵、安庆、宣城也都处在中上游位置。皖北地区经济成长性的持续增强,皖北地区和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差距在缩小。2015年皖北中心城市蚌埠的经济发展水平已居于全省上游,综合排名第3位。

    通过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发现,2014、2015年中部六省在水平和结构类指标上的差异并不大,前三名的省份排名均未改变,安徽仍居中部第三,低于河南省与湖北省,高于湖南省、山西省与江西省。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综合比较中,安徽省位于第6位,低于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四川省、湖北省,高于湖南省、重庆市、江西省、贵州省和云南省。

来源:新华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