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绣是浙赣皖交界一带的刺绣绣种,目前已濒临失传。26日,苏州苏绣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与江西婺源县共同打造的苏绣婺源基地——绣缘堂在婺源县篁岭揭牌成立。苏绣专家将借此发掘和传承婺源民间刺绣文化,尝试将苏绣和婺绣的技艺相融合,帮助婺绣重获生机。
婺源古代民俗博物馆馆长程永红介绍,婺绣以精、细、美著称。作为徽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婺绣曾在民间盛极一时。婺源古代民俗博物馆内至今还收藏着一套婺绣作品,分别以鸳鸯、雄鸡、小猫、兔子为创作题材,绣品中各种动物表情传神,毛色深浅层次过渡自然,画面浑然天成,难见针脚。
苏绣专家培训婺源本地绣娘。
婺源古代待字闺中的女子都有“绣红”以及做“针线活”的习俗,逐步演变成刺绣工艺,当地婚配嫁娶礼服均有各种刺绣花饰。而浙赣交界区域的戏剧,如婺剧服装上的各种刺绣也被称为婺绣。随着环境和民俗风情的演变,婺绣濒临失传,亟待挖掘和拯救。
苏州苏绣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冯朝雄介绍,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首,苏绣技艺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得到了较全面的挖掘、总结、发展。江浙一带先后建立了刺绣研究机构或工厂,使古老的苏绣艺术大放异彩。“不同绣种其实有共通之处,我们现在就是在帮助其它绣种恢复生机,尤其是苏绣和婺绣,同属徽派文化,颇有渊源。”他说。
冯朝雄介绍,绣缘堂将尝试把苏绣和婺绣技艺结合起来,将苏绣的针法、绣法移植到婺绣中。同时,吸纳和培训婺源本地绣娘,开发婺绣新工艺,兼收江西赣绣(豫章绣)大气磅礴、直抒胸臆、深藏不露的细腻针法,将婺源的自然人文景色,绣制成各种水墨写意作品和服饰、配饰作品。
来源:新华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