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发改委14日发布消息,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该国家公园将在3年内完成试点工作,并推行“低票价”凸显公益性。
钱江源国家公园位于浙江省开化县,全县森林覆盖率80.7%,拥有大片原始森林,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均居全国前十位,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黑麂的主要栖息地。
根据日前获批的《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面积约252平方公里,包括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钱江源国家级森林公园、钱江源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连接自然保护地之间的生态区域,区域内涵盖4个乡镇。
据了解,钱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将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等四类功能分区,制定不同的保护和发展策略,实施差异化管理。
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焦旭祥介绍,核心保护区和生态保育区将以经过批准的科研活动为主,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将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展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引导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试点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焦旭祥表示,钱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建设将依托浙皖赣三省交界地缘优势,探索架设跨行政区域的保护管理体系,并尝试解决自然保护地多头管理、人为分割的碎片化问题,探索东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联动发展的有效路径。
“国家公园的目的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实现重要自然生态资源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焦旭祥表示,钱江源国家公园将在3年内完成试点工作,并在建成后推进参观预约制度,实行低票价制度,让国家公园成为“全民福利”。
【来源】新华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