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西人均收入首破2万元 低保医疗养老标准提高

2017年01月25日 10阅读 来源:江南都市报

1月24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获悉,据对全省城乡居民收支状况调查,2016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0元,比上年增加1672元,增长9.1%,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收入首次破2万元大关。收入水平居全国第15位,比上年提升2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国第13位、中部六省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国第10位、中部六省第1位,连续两年保持中部六省增幅第一。

去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0元

比上年增加1672元 增长9.1%

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73元,比上年增加2173元,增长8.2%,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38元,比上年增加999元,增长9%,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

●亮点

居民四大项收入实现全面增长

全省居民四大项收入

人均工资性收入11309元,比上年增长9.8%

人均经营净收入3580元,增长7.6%

人均财产净收入1369元,增长3%

人均转移净收入3852元,增长10.8%

城镇居民四大项收入

工资性收入18136元,占63.3%

经营净收入2385元,占8.3%

财产净收入2619元,占9.1%

转移净收入5533元,占19.3%

人均收入水平居全国第15位

全省居民人均收入由上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3.9%提高为84.4%,缩小0.5个百分点,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居全国第15位,比上年提升2位,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居全国第11位,比上年提升1位。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领跑中部六省

201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国第13位、中部六省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国第10位、中部六省第1位,连续两年保持中部六省增幅第一。

●探因

最低工资标准连年提高

推动江西省城乡居民增收的因素有哪些?

据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居民收支调查处刘巍介绍,经济平稳增长是居民增收的基础,2016年,全省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多项指标增长在全国位居前列。同时,我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5.15万人,劳务用工价格持续提高,都有效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2016年,江西省正常工资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并发挥效用,各地陆续提高津、补贴标准和绩效奖金,车改、职级并行等政策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及其离退休人员收入较快增长。同时,最低工资标准连年提高,企业工资增长基准线为8%,带动全社会工资水平上升,拉动了居民工资收入增长。

人均三产经营净收入增长12.5%

2016年江西省粮食实现稳产丰收,全年农产品价格上涨4.1%,对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江西省各地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免税降费等扶持措施,2016年全省居民人均三产经营净收入增长12.5%。

低保、医疗、养老标准陆续提高

各地扶贫力度空前加大,低保、医疗、养老标准陆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上调,各地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

调查结果表明,全省居民人均从政府得到的实物产品和服务收入增长40.9%,人均报销医疗费增长9.5%,人均离退休、养老金收入增长11.8%。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最低生活保障收入增长12.5%,人均获得的直接到户扶贫款增长281.2%,各类其他社会救济收入增长16.6%。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