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沪高校首个雷锋馆今在临港揭幕

2017年03月03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浦东

  “雷锋,就在我们的临港校园里。”在第55个学雷锋纪念日即将来到之际,上海高校内首个雷锋馆今早在上海建桥学院校园内揭幕。这也是继雷锋铜像、雷锋广场相继落成之后,上海建桥学院临港新校园里出现的第三个以雷锋命名的地标。

  一所民办高等学府,为何与雷锋结缘如此之深?实地探访发现,雷锋精神不仅以地标的形式固化在校园硬件中,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润泽了1.5万名在读大学生的心灵。在这里,“雷锋叔叔”不再是“三月里来四月走”,而成为了学校的文化品格。

  来到位于建桥学院图书馆一楼的雷锋馆,推开玻璃大门,迎面而来的便是雷锋头像和毛泽东为雷锋作的题词。跟随该校95后学生讲解员的脚步,参观者走入了雷锋的世界。

  参加军区运动会身着运动背心的运动形象,弹奏手风琴的文艺范儿,在天安门城楼前驾驶摩托车的帅气模样……“雷锋其人”展览板块中,一张张翻拍的黑白照片,将一个可亲可爱的雷锋形象展示出来。

  而在“雷锋精神”“雷锋在建桥”这两大板块中,建桥校园里当代“活雷锋”的事迹出现在展板上:志愿服务达1200小时、献血1600CC的帅小伙唐苏文,自费参与斯里兰卡幼儿园和敬老院项目志愿服务的国际志愿者蒋尉琦,接力勇救投河少女的三位外籍大学生……“这些雷锋奖金奖得主都是我身边的榜样!”95后学生讲解员如此介绍,显得自然而真诚。

  “雷锋馆不仅是建桥学院的,也是临港的、浦东的、上海的。”上海建桥学院校长潘迎捷透露,这个400平方米的展馆,校方先后用了一年时间来建设,以实物陈列、展板资料、多媒体展示等多元化方式呈现生动鲜活的雷锋形象。未来,该校将把优秀思政公开课、入党仪式等搬到雷锋馆来。该校还将与周边学校和社区共享资源,雷锋馆将免费向周边大、中、小学,以及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开放,并提供“大学生讲雷锋故事”志愿讲解服务。

  2005年起每年在全校师生中设立评选好人好事的奖项——雷锋奖,2010年建雷锋铜像、命名雷锋广场,今年又建设了雷锋馆……上海建桥学院的“雷锋情缘”,从该校建校之初就已结下,至今已延续了整整12年。别样的精神传承,特殊的育人理念,让这所年轻的高校在2015年成为上海民办高校中唯一一个全国文明单位。

  “我们以雷锋精神塑造学校文化品格,将‘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与新时代雷锋精神相结合,将雷锋精神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该校党委书记江彦桥说,新生从收到建桥学院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开始,就已和雷锋联系在了一起。还未报到,新生就会收到辅导员发来的雷锋精神的电子素材。就读期间,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扶贫帮困、尊老爱幼、义务家教、法律援助、环保行动等公益活动累计满30小时的,可获得2个学分。而学校每年评选的雷锋奖,12年来已有5732人获得金银铜奖,获奖者的感人故事在校园里传播,更有毕业生因为获得雷锋奖而被心仪的求职单位优先录取。该校先后组建了上海科技馆、阳光之家、上海博物馆等30余支雷锋志愿者服务队,越来越多的建桥学子走出校门向社会播撒雷锋精神的种子。仅上海科技馆志愿者服务活动,该校就有1.3万多人次的师生参与其中。

  江彦桥透露,建桥学院已将深入弘扬雷锋精神写入该校“十三五”发展规划,致力于将雷锋精神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更多雷锋式毕业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