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主题为“一带一路”与建筑业的机遇和挑战——2017年上海城市建设创新发展论坛举行。本届论坛由上海市建设协会主办;协会规划与项目开发专委会、建设发展研究院、建携科技、鸿业科技承办;上海市建筑学会、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协会、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专委会、品茗股份、红瓦科技、EcoBIM、匀视网协办。
据了解,针对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率差距相距国际水平近10倍,国内建筑行业高速发展与相对落后的管理生产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加快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实施建设领域新的跨越发展,探索“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途径、侧重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难题开展深入的研讨,值得建筑业关注。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浩文分别发表了“‘一带一路’对建筑业的机遇和挑战”、“建筑业转型发展之路”、“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思维”的主旨演讲。
当前,我国建筑业转型发展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住建部《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建筑业发展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及具有关键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业信息技术企业。
上海申迪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鹏程表示,上海迪士尼项目是大陆首个国际大型主题度假区,以迪士尼乐园项目为核心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是世博会后上海重点发展的功能区域之一, 承载着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的重要使命。十年来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开发理念逐步转变和升级,从“一个核心+一个配套服务”的结构到“一个核心区+五个外围片区”的变化,体现了以核心区为单一功能重点转向了内外并重共同发展。度假区在2040的上海卓越全球城市中将在行业成为三个首选地:全国游客(远期是国际游客)到上海旅游度假的首选地之一、上海和周边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首选地之一、国内外重要的旅游、文化、体育机构要素集聚区的首选地之一。
如何使上海企业走出去?上海隧道股份公司负责人表示,上海企业应与央企等形成错位竞争,应探索进入市场化程度较高、PPP环境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上海政府应利用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和相对完善的国际金融体系,积极支持上海企业走出去。
隧道股份从1996年开始开拓香港和新加坡市场,至今在海外发展已经20多年。如今,经营区域已经遍布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隧道股份海外业务经营产值首次超过50亿元人民币。去年,隧道股份参与了英国伦敦银城隧道PPP项目的投标。目前,隧道股份计划在英国设立子公司,熟悉当地市场,经营合作关系和专业分包资源,对项目提前介入,保持隧道股份在英国市场的存在感和活跃度。截至目前,隧道股份总资产超过千亿,近3年基础设施累计投资额逾1200亿元。未来,隧道股份将向着“全球最具价值创造力的城市建设运营综合服务商及其生态圈资源集成商”的全新愿景全力进发。
上海城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刘香副总经理坦言,当前国家推行“一带一路”和PPP模式,给建筑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提倡和推广PPP模式在一带一路的运用,与我国正在开展的“供给侧”改革构成呼应,有利于实现国际间的优势产能合作。一带一路PPP项目风险的主要对策有:做好国别研判,规避政治风险。项目选择。聘请专业的国际咨询机构做尽职调查。国际人才的培养。循序渐进,谨慎决策。中国政府要为企业走出去做好支持工作。建立“一带一路”PPP国际专家库、建立“一带一路”PPP对话机制等方面做出了相关等要求。
本次论坛还紧紧围绕推动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与会的国际、国内领先的软、硬件开发和服务、研究机构、投资开发、设计和施工、工程管理、装配式等相关领域行业大咖们,分享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前沿技术和成功案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