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最缺什么?人才,肯定位列其中。
全力服务保障自贸试验区建设,近日,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发文,将聚焦自贸试验区重大项目的发展需求,开启新一轮的海外人才招引行动。
记者日前从市人力社保局获悉,今后五年,全市计划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每年递增20%以上,累计总量达到3000余人次,其中高层次海外人才智力500人次以上,力争在关键技术研发、核心领域突破、新兴产业培育和重点项目推进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我们此次出台的政策,主要目的是加快推进新区人才国际化。为此,我们不仅立足舟山实际,明确了具体的招引路径、有关政策,而且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同步明确了后续服务保障举措。”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相关的工作举措和机制创新。
据介绍,新一轮的海外人才招引行动目标明确,将围绕舟山开发开放,通过实施“海外引智555计划”“外专千人计划”“海外工程师计划”“银发专家助力计划”等,重点招引海外“高精尖缺”人才。根据目标,以需求问题为导向,计划五年内实施重点引智项目50个以上,引进500人次以上高层次海外人才,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团队)、带动一个项目(技术)、发展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
扩大引才引智渠道,新一轮海外人才招引行动还将聚焦重点领域,构建海外人才集聚平台。今后五年,我市将围绕项目建平台,鼓励和支持相关单位建立一批富有海洋特色、新区特有的外国专家工作站,引智示范(推广)基地(单位),中外合作研究院(实验室)等重点引智平台,增强对高层次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力;借助省内外资源搭建平台,采用“多批次、小团组”的方式走出去,利用各种考察、推介、交流等活动请进来,吸引海外人才来舟创业;借助高校力量建平台,聚焦国际学术前沿,开展系列学术高端论坛,建立新区高端智库,形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用才机制。
“搭建平台、实施系列引才工程的同时,我们还力求探索新的引才路径,在引进海外人才的同时,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据市人力社保局该位负责人介绍,根据计划,今后我市一方面将创新引才路径,到2021年底,建立海外引才工作站15家左右,聘请海外引才大使(顾问)30人左右,并探索市场引才机制等;另一方面培育本土人才,立足新区发展需要,今后五年,计划择优选派优秀的专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出国或出境接受培训,不断提升本土现有人才服务发展的能力。
另据了解,为加快推进舟山新区国际化进程,尤其是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进一步优化外籍人才来舟工作环境,将在我市推行“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和“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证”一口受理、一口办结模式,进一步增强浙江自贸试验区对人才的吸引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