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西省出台“三项计划”满足适龄儿童、青少年、残疾儿童教育需求
2020年江西省幼儿园一半是公办
8月2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残联举行新闻发布会,为写好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特殊教育三个方面的“奋进之笔”,江西出台《江西省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江西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和《江西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以下简称“三项计划”),以更好地满足适龄儿童、青少年、残疾儿童接受良好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特殊教育的需要。记者了解到,2020年江西公办幼儿园占比将达50%。
学前教育行动计划
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0%
到2020年
1. 全省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50%
2.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
3.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
4. 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江西省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提出,我省在完善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方面,要按照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的要求,建立起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生均拨款、收费、资助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制定全省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每生每年不低于600元,从2018年起执行。省财政将对公用经费标准落实到位的市、县(区),按照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和财力情况等因素,给予生均300元/年的标准进行奖补。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9.25%,较2010年的52.3%,增长了51.6%。目前,全省有公办幼儿园4370所,比2010年增加了3943所,占比达到29.2%,较2010年的4%增长了6.3倍。有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1066所,占乡镇总数的82%。但由于我省学前教育底子薄、欠账多,普惠性资源不足,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比例偏低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扭转。对此,江西将扩充公办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城镇公办幼儿园。据悉,今年以来,省教育厅启动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攻坚行动,要求各地统筹各级项目资金,集中资金首先用于建设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
高中教育普及攻坚计划
推动100所普高开展特色办学试验
到2020年
1. 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不低于92%,较好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2. 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3. 全省所有普通高中学校达到省基本办学标准,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大校额比例控制在3%以内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门将通过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全面推进选课走班,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工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推动高中教育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江西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明确,建立普通高中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调整全省普通高中学费标准。目前,我省已经出台了全省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即不低于1000元/年,从2018年起执行,省财政将对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落实到位的市、县(区),按公办普通高中学生人数和财力情况等因素,给予生均400元/年的标准进行奖补。
《江西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提出,实施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工程,重点推动100所普通高中探索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改革。同时,探索发展普职融合综合高中,完善课程实施、学籍管理、考试招生等方面支持政策。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探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目前,省教育厅已经制定《江西省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推动100所普通高中开展特色办学试验,力争通过努力,到2020年,全省在科技、艺术、体育、外语、德育、普职融合、学校管理等方面形成30所左右省级特色普通高中,同时各设区市建设形成若干所市级特色普通高中学校,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全省普通高中发展新格局。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推动特殊教育向学前、高中阶段延伸
近年来,全省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明显提升。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3%。但全省残疾儿童少年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偏低,是我省特殊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为此,《江西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出,积极推动特殊教育向学前、高中阶段两头延伸。
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方面,对接收残疾儿童的普通幼儿园进行奖补,鼓励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增加学前部或附设特殊教育幼儿园。同时,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优先安排特殊教育学校。
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方面,省一级依托南昌市启音(聋人)学校和南昌市盲校现有的高中部,举办面向全省招生的聋人高中、盲人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省财政给予适当支持。同时,支持设区市依托市级特殊教育学校举办高中部,支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通过随班就读、特殊教育班等形式扩大招收残疾学生的规模。
据介绍,我省将多举措大力推动特殊教育质量提升。支持各县(市、区)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招收残疾学生5人以上的普通学校要设置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配备资源教师。依托乡镇中心学校,加强对农村地区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记者 聂俊鹏 实习生 陈捷彬)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