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标识性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重大论断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那么,我们如何理解“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和科学内涵、自觉地为实现“新的发展阶段”的宏伟目标和伟大任务而不懈奋斗呢?
——要认识到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邓小平最先提出的,党的十三大进行了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同时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当前,中国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三个没有变”要求我们继续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一心一意谋发展,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
——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探索实践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探索的实践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使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突出了党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发展阶段中,2020年是一个重要节点。一方面,我们要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另一方面,要及时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这就是我们在新的发展阶段应当担负的历史使命、应当实现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我们要坚持“四个自信”,首要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为什么会迅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因为新常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最为显著、最为深刻、最为丰富的一个特征。新常态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面对各种挑战、风险、阻力,中国需要在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要在解决站起来、富起来问题之后进一步解决强起来的问题,要在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要深入理解“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
坚持问题导向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先决条件。果断而深入地解决我们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在攻坚克难中推进改革与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鲜明特点。坚持问题导向,也是社会实践拓展与推进的根本切入点、科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根本逻辑起点。
认识“新的发展阶段”的维度及标志。第一个是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维度,标志是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第二个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维度,标志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蹚出了一条“中国道路”;第三个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维度,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引导中国走上了现代化正确道路,而且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宽广途径,为人类解决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把握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治国理政的新实践,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必须高举这面理论旗帜,确立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的指导地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