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年湖北旅游发展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炉,我州在旅游发展环境及游客满意度取得了双双第一的好成绩。8月27日,记者从州旅游委了解到,省旅游委委托华中师范大学作为第三方所做出的调查报告于今年6月出炉,恩施旅游产业竞争力及游客满意度等整体旅游优势较强,但仍存在“旅游消费水平偏低、在建项目推进缓慢、高级旅游人才缺乏”等劣势。游客满意度虽全省排名第一,但也仍存在“标识导向系统不完善、停车位供求不匹配、景区游憩设施不足、惠民措施有待加强”等现实问题。
据悉,下一步州旅游委将安排专门科室,把《报告》中调查出来的实际问题和所收集的群众意见,分解目标任务到各县市进行逐一落实。同时,还做出了未来的旅游发展对策:继续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进程;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加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报告》出炉有利于推动我州旅游产业发展
据州旅游委规范科科长潘兰芝介绍,《报告》从旅游产业竞争力、旅游发展环境、游客满意度、负面影响4个方面量化分析各市州的旅游业发展情况,总结各市州的优劣势,并从有效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建议,多层次地审视梳理各市州旅游业问题与趋势,为旅游业发展进行科学指导和引导。
每项排名都是通过多个指标的评价结果所显示。例如,我州游客满意度调查主要是采用现场调查和网络调查两种渠道开展。现场调查组通过3个月的时间在州内主要景区、旅游饭店以及火车站等游客聚集场所开展5次集中抽样。网络调查环节,利用智能网络问卷调查系统,生成电子问卷, 嵌入在“湖北旅游网”等平台,通过网络渠道收集游客意见。
“调查样本数量充足,涵盖不同年龄、类型等各类人群,信度和效度均达到95%以上,可以说调查的每项结果都能够有效反映恩施州的旅游现状,很客观公正。”潘兰芝介绍,省旅游委的目的在于借助调查报告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让当地政府采取措施予以改进,提升旅游产业要素发展。
旅游产业竞争力等优势明显
据了解,2017年我州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35个,4A级以上旅游景区占景区总数的比重高达57.14%,旅游吸引物竞争力水平较强,其中恩施大峡谷等景点深受游客的青睐。同时,咸丰唐崖土司城晋升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影响力不断扩大。在住宿餐饮方面,我州星级饭店数量高达63个,旅游接待能力也较强。在旅行社方面,我州A级旅行社数量高达24家,本地旅行社与互联网融合程度较好。
我州各县市还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同时,州政府在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投入上也加大了力度,2017年州政府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数额高达17200万元,位居全省第一。州政府为发展旅游,全州上下一盘棋,不断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为我州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017年我州在居民友好方面的满意度得分为86.2分,该要素在所有细分要素中得分最高且居全省第一。经调查发现,多数游客认为我州居民非常淳朴,乐于助人,对外地游客热情友好,并且对当地特色风俗、历史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相比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的旅游目的地,恩施旅游正处于上升阶段,商业同质化现象还没有那么严重,居民与旅游经营者都非常友善。
但仍存在短板:旅游消费水平偏低 高级旅游人才缺乏
但同时,我州旅游发展存在一定劣势。
统计数据显示,我州2017年国内旅游人均花费为601.05元/人,在全省排名第十五。“恩施的消费水平低,没有什么大的购物商圈,来恩施旅游除了游景区、吃饭,购物以及观看文娱节目的都不太多。”潘兰芝表示。
据了解,我州当年完成旅游项目投资总额年度增长率为-1.31%,在全省排名第十六,说明旅游项目投资出现下滑趋势。我州旅游项目建设竞争力整体较弱,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旅游项目的建设进程以及投资建设力度。
潘兰芝介绍,2017年,我州旅游发展环境虽在全省排名第一,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高级人才及其缺乏,武汉等地的旅游管理都是大学生、高端专业人士,湖北民院的学生在恩施考了导游,一般都会去外地大城市或者出国。主要原因为恩施经济较为落后,城市建设等也比较落后,工资水平也不太高,享受的其他的一些文明没有大城市的高。”
同时,游客还反映了一些问题,“游客反映在恩施大峡谷上山下山过程中,很多游客因找不到可以坐下来休息的长廊或者座椅,只能坐在狭窄陡峭的楼梯上,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利川腾龙洞景区内,游客反映腾龙洞内灯光太暗,而且进出洞内的游客没有很好的分流,旅游旺季时容易导致拥挤踩踏等安全事件。”潘兰芝说。
近年来,我州旅游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转型升级之路正不断加速,但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恩施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产业缺乏联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有待提升等问题依然突出。下一步州旅游委将安排专门科室,把《报告》中调查的实际问题和所收集的群众意见分解目标任务到各县市进行逐一落实。
据悉,我州旅游资源虽丰富,但各个景区开发仍较零散,整合不足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导致各个景点的规模都偏低。潘兰芝介绍,以龙麟宫和土司城为例,两个景点都位于州城内,但两个景点之间并没有合作,各自为政,没有实现景区大串联。“下一步,全州旅游发展将打破区域内的行政界线,统筹州内所有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做好全州统一的旅游规划,各个县市、乡镇、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下好一盘棋。”
据了解,下一步,我州还将加快推荐智慧旅游的建设,实现重点景区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全覆盖;对有恩施文化特色的民风民俗等进行研究、整理,转变为旅游演艺活动;将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载体等纳入相应的旅游线路之中,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予以表现,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网络等文化传播媒介推广区域旅游形象,宣传促销旅游产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