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这是被誉为江南六大水乡古镇典型代表的古镇西塘;花香四溢,温泉氤氲,巧克力甜香浓郁,这是坐拥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中国甜蜜度假目的地——大云镇……作为全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自2016年10月上榜“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后,嘉善县第一时间拉开了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大幕,全力构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奋力迈向全域旅游发展新时代。
接待国内外游客1503.02万人次,同比增长12.28%;实现旅游总收入181.55亿元,同比增长20.77%……以“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为统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遵循,嘉善2017年交出了一份耀眼答卷。“环境友好度持续提升……拥有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3个、省A级景区村庄15个,一幅清水天蓝绿地的精致江南水乡图正在展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矢志建设“诗画浙江”嘉善样板的道路上,嘉善正劈波斩浪,奋勇前行。
战略布局·全域突破动能交融
继去年初古镇西塘捧回国家5A级旅游景区牌匾之后,年末歌斐颂巧克力小镇又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行列,这两件嘉善旅游业发展中的大事,串起了嘉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创之年的满满精彩,北有西塘、南有大云的全域旅游龙头景区新格局也在加速形成。
“嘉善要创建省级服务业强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到2020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00亿元。”对标由国务院审定、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发展改革方案》,嘉善以“一心一带两平台”总体框架,优化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面提升西塘和大云两大旅游业发展主平台,着力打造以新西塘越里等为主体的城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以汾湖、县域北部湿地为主体的水乡风情休闲带。
旅游能级实现跨越式提升。向北,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的西塘古镇,紧紧抓住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契机,以最强声势迅速补齐景区在旅游安全、旅游秩序、旅游交通等方面的短板,2017年被浙江省旅游局评为浙江省首批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全省优质旅游经典景区和2017年全省示范型放心景区建设单位;向中,新西塘越里强势崛起,中国美学的情感模式、度假体验与当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将越里打造成为集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城市新坐标;向南,大云国际旅游度假区去年8月启动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梦幻嘉善一期、碧云花海、云澜湾、歌斐颂等一批大项目,推出了“宠上云端”甜蜜旅游品牌,并入选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培育名单。
乡村旅游释放无限潜能。嘉善将发展全域旅游特别是乡村旅游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全域旅游”的标准推进乡村振兴、用“全域旅游”的成果反哺乡村振兴。在创建成为15个A级景区村庄的基础上,嘉善今年加快培育第二批15个A级景区村庄,初步形成了乡村旅游“全域推进、多点示范”的格局,精心雕琢出多条美丽乡村精品游线。同时以“厕所革命”龙头,加快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改造,有效治理农村脏乱差的环境,实现村容整洁,促进全域旅游服务升级,为当地百姓、游客提供更多优美环境和优质服务。
接轨上海,嘉善旅游不断凸显国际范。今年6月,嘉善与上海市松江区旅游局签订“松江——嘉善”同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项目。根据协议,两地将定期交流创建的经验和做法,相互推荐和引进符合各自发展规划的旅游类项目,尝试互推“同城一卡通”旅游惠民政策,不定期举办两地旅游产品的宣传推介活动等。此外,还参与成立长三角湖区旅游联盟、着力打造“青昆吴善”旅游协同发展核心圈,参与上海市旅游局主办的“苏浙沪旅游蓝页”的编撰,开通上海至嘉善二日游线路,大云镇与上海景域集团开展全领域合作……近年来,嘉善按照“沪善同城”的要求,集聚全县旅游整体优势,通过旅游配套设施对接、旅游营销合作对接、区域联动交流对接等推进旅游“接轨上海”,不断提高嘉善旅游在上海的美誉度。据统计,每年有70%左右的游客是上海人或经由上海来到嘉善。
体制机制创新再造全域旅游发展新优势。一方面,推行“1+3+N”旅游综合监管机制,已成立嘉善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并已建有西塘旅游警队、西塘景区假日法庭、西塘旅游市场监管分局等,实现监管覆盖旅游活动全过程、贯通旅游产业全链条;另一方面,每年不少于3000万元的旅游业发展财政奖补政策持续实施,激发全社会参与旅游建设的积极性,为嘉善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保驾护航。同时,开展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形成特色鲜明、要素齐全的县域旅游标准体系,推进重点示范,发挥标准化的引领、示范作用。
项目注魂·产业融合激发活力
旅游产业发展中旅游项目是引擎动力。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在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工作中,嘉善旅游战略性项目实现突破,多个旅游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旅游品牌创建再创佳绩。
建设正酣的恒天祥符荡文创产业园项目总用地面积965亩,计划总投资37.12亿元,建设文化艺术旅游综合体、大剧院、博物馆、当代艺术馆、高端精品酒店等一批项目,加快形成一个特色度假小镇;2017年8月,由梦东方集团斥资52亿元打造的“梦东方·梦幻嘉善”项目也在大云镇开工,重点开发娱乐互动、特色商业街区、艺术空间、精品民宿等多元业态……一直以来,嘉善把推进重大旅游项目作为旅游业融合与创新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县在建旅游项目11个,涉及总投资154.79亿元,其中投资超50亿元项目1个。今年,宋城中国演艺小镇、达芬奇科艺小镇、华策影视等重大项目相继签约,不断为嘉善旅游业融合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从古镇西塘为代表的“古镇旅游”到碧云花海·十里水乡景区、姚庄桃花岛为代表的农业旅游及云澜湾温泉景区为代表的“度假旅游”、歌斐颂巧克力小镇景区为代表的“工业旅游”,再到国家木雕文化园为代表的“商贸旅游”、吴镇纪念馆、孙道临电影艺术馆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婚庆旅游”“研学旅游”(其中碧云花海农场为中组部和农业部的实训基地、歌斐颂巧克力小镇为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双基地)“亲子旅游”等旅游业态,嘉善丰富的旅游业态为外人称道,正在探索走出一条全民、全季、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
如何加快延展旅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嘉善精准找到以平台助推品牌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即以旅游去融合农业、工业、文化等形成产业旅游经济体,发展了西塘、大云、中心城区等一批以旅游为主体功能的发展区,承载“旅游+”发展形态,实现产业之间的联动与共兴——西塘发展区借西塘景区创建成为5A级旅游景区契机,拓展古镇周边地区的休闲度假、乡村休闲等功能,形成“大西塘”发展格局,实现了从单纯观光到休闲度假的华丽蜕变;大云围绕温泉旅游度假区和巧克力甜蜜小镇建设,打造集温泉康体度假、水乡风情体验、生态农业休闲、文化创意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以新西塘越里、国际木雕城、吴镇纪念馆等为代表的城市旅游产品体系也逐步建立完善……
“旅游+”做足融合文章的同时,区域联动发展也为嘉善开启整体融合“加速度”。以全域旅游理念指导三次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嘉善以“+旅游”理念建设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文化街区,打造城市绿道、骑行公园、慢行系统,支持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等建设,通过全域旅游带动城乡建设,并与美丽嘉善建设等行动形成组合拳,全面推进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通道建设,着力打造精致江南水乡,天蓝、水清、地绿、景美、宜居的美丽嘉善,构筑适宜的旅游生态环境。归谷智造小镇3A级旅游景区打造、干窑嘉佑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老城区梅花坊城市客厅规划以及新泾港、三里桥、拖鞋浜等一批美丽乡村精品点培育和建设,为形成“区域联动、多点示范”的融合发展格局提供了鲜活范本。
美美与共·主客共享发展红利
全域旅游不仅为发展激发强劲后劲,也让普通人拥有更多获得感,助力每个梦想起航,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初心。在推进全域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中,嘉善践行主客共享理念,既从游客满意角度打造产品、提供服务、创新业态,满足游客体验需求,又将全域旅游打造成为惠及百姓、加速乡村振兴的“催化剂”。
全县建成绿道104.7公里、综合性公园2个,公园绿地27个、公共停车场7个、停车泊位近1.1万个,实现全县旅游标志、标识统一;公共交通涵盖高铁南站、客运中心等游客集散中心及西塘古镇、大云旅游度假区等景区、度假区,星级饭店和A级景区村庄;建成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网点90个,上线运营新能源汽车250辆,解决游客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绿游嘉善”;主要景区完成WIFI全覆盖,运用“机器管人”增强景区管理的技术化,实现身份证及人脸、指纹识别……借助实施旅游公共服务、旅游投诉服务、安全保障服务三大旅游服务平台提品质工程,无论是从信息服务到交通出行,还是从个人体验到整体感官,嘉善努力打造出县域旅游公共服务样本。
细节决定成败。嘉善以一颗匠心,将旅游“厕所革命”作为民生工程、文明工程来实施,在细节处彰显用心。嘉善去年启动旅游厕所新建、改建18座,全县旅游厕所累计达到77座,A级旅游厕所26座,其中3A级旅游厕所12座,它们成为游客体验嘉善旅游的“舒适担当”。“百里郊原似掌平,竹枝唱出尽吴声;走遍绿野停舟晚,灯火渔火相映明。”盛夏的嘉善,颇有几分古诗里的意蕴。今年,嘉善推进“厕所革命”的力度更是空前,将新改建各类厕所250座。
将县域以景区来打造,通过全域旅游带动城乡建设,并与美丽嘉善建设等行动形成组合拳,实现全域之内“处处是风景、时时有服务、行行加旅游、人人都参与”:于参与度,《嘉善县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奖励暂行办法》等系列政策出台,以最大的力度支持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和文化旅游创业,支持当地百姓发展民宿、农家乐;于扶持度,定期举办乡村旅游节系列活动,整合全县节庆旅游资源,极大提升了“锦雪黄桃”“六塔鳖”“干窑大米”等一批地方名优产品的知名度,催生出了“嘉善十大特色农家美食”“嘉善十大特色农家小吃”等新品牌;于获得感,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达到4.8万余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12.4%,收入持续增加、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旅游业正不断释放惠民红利。
无论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规划推动,还是自下而上的渐进探索,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中,嘉善的发展所向始终对接发展所需、游客所盼、百姓所向——这是不变的初心,也是新时代谱写全域旅游发展新篇追求的终极价值。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