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浦软企业牵手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

2018年09月03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时报

多家企业在会上发布了合作需求,并和高校共同收集对接意向。 □浦东软件园 供图    

  ■本报记者 杨珍莹

  中国电子合作伙伴大会日前在浦东软件园“爱酷空间”举行。本次大会也是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30周年巡礼的系列活动之一,大会以“产业引领、双创升级、开放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连接多方产业资源及合作需求。

  会上,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浦软孵化器、上海交通大学、达观数据、天津飞腾信息、UCloud分别举行了产学研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浦软入驻企业近800家,加上注册企业,园区企业数已超过1600家;2017年园区营业总收入接近700亿元,年纳税总额近50亿元。

  作为园区“培育池”的浦软孵化器目前已累计孵化400多家企业。其中,4家“独角兽”企业;6家上市企业;还有120多家优秀企业拿到了机构投资,融资金额超过50亿元。创业苗圃“爱酷空间”的毕业率高达92%,“爱酷空间”已成为上海活跃的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创业集聚区。

  据浦软创投副总经理罗峻介绍,此次与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等签约合作,希望加强产学研结合的深度,在孵化器4.0时代下,将平台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高校是我们重点合作的对象,他们有科研实力,我们有市场方面的资源,将形成很好的对接。”

  对于高校而言,通过与园区的合作,将释放更多的研究能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与浦软的此次合作,就是希望将基础研究融入到创新实践中。“高校的基础研究,不能在象牙塔内自娱自乐,一定要走出来,进入实际的需求中。”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主任路震表示。

  作为本次大会的重头戏——企业合作需求和浦软同学汇&Doer Link产业对接也在现场发布,华大半导体、华大九天、天津飞腾、苏州盛科等9家产业龙头企业,就工业控制、ICEDA、STEAM教育、可视化应急指挥、智能制造等数十个方向发布了合作需求,并现场与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同济大学3所高校共同收集对接意向。

  共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自然语言处理被称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自然语言处理的问题解决了,人工智能的大部分问题也就解决了。

  现场,达观数据宣布,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浦软共同建立语言智能实验室,在语料库建设、语言数字化平台、认知语言学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共同推动语言智能的发展,并基于语言智能实验室,共同开展产学研的多维度合作。

  达观数据CEO陈运文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语料库理论研究与建设方面在国内有着最好的研究团队与科研实力,达观数据与上海交通大学未来将在外文文本处理与人才培养上进行更多合作与探索。”

  据悉,除建设语言智能实验室外,三方未来也将在人才联合培养、产学研方面做更多探索与尝试,搭建起自然语言处理在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之间的桥梁,形成学术研究、产业应用、技术商业化的良性循环,共同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本次大会期间还举办了中国电子“i+”创新大赛集成电路赛区优秀项目路演。华大半导体、雪湖信息、荣湃半导体、光梓信息4家企业就自己项目的核心技术和应用方案进行了讲解演示,并在现场接受专家及投资人的点评和指导。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