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在发展旅游上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要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总抓手,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把徐州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淮海经济区首选的旅游目的地城市。”8月29日,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在召开的全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动员大会上强调。
近年来,各地纷纷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迎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消费新要求和调整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迸发出了强大动力。徐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旅游收入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2017年完成旅游总收入666.64亿元、增长16.4%,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势头。
今年以来,徐州通过实施高铁营销,开拓京沪浙客源市场;实施周边营销,扩大淮海经济区客源市场;实施本地营销,激活市民出游市场,今年1-6月总计接待市外游客4085万次,同比增长24.9%。贾汪区把旅游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利用采煤塌陷地做足“山水文章”,建成3家4A级景区,并进入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挖煤贾汪实现了旅游真旺。在马庄村,利用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发展生态观光和民俗文化游,中药香包去年销售收入超过600万元。
“要立足全域布局,积极构建新型旅游格局,聚力造‘点’,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连点成‘线’,加快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织线为‘面’,加快建设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徐州市市长庄兆林在主持会议时指出。
据徐州市副市长李燕介绍,徐州要加快编制徐州全域旅游规划,同时积极实施“旅游+”战略,促进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康养、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名胜名城名镇名村“四名一体”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重点支持云龙湖风景区创新开放式景区运营管理模式,推动潘安湖、窑湾古镇、艾山风景区等景区加强内容创新。积极吸引旅游业龙头企业来徐投资发展旅游项目,开展全市旅游产品的整体推介、重大旅游项目开发等。
今后将着力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旅游品牌,充分彰显徐州汉风汉韵,打造世界级汉文化旅游目的地。整合汉文化景区、龟山景区、徐州博物馆、汉画像石馆等汉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徐州“汉文化遗址旅游区”。同时加快推进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以大运河、故黄河沿线和云龙湖、吕梁山、大洞山、马陵山、沛县千岛湿地、汉王镇等为重点地区,争创省级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利用徐州红色旅游资源,进一步丰富提升淮海战役纪念馆、邳州碾庄战斗纪念馆、王杰纪念馆等旅游景区内涵,使徐州成为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展示中国军事文化的重要历史名城。
“这次大会的召开,拉开了徐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序幕,发展旅游业被市委、市政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走遍五洲、难忘徐州’‘品两汉文化、赏山水美景’……在不远的明天,这些都将成为徐州这座古城的重要文化标识。”徐州市旅游局局长雒永信表示,要让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构建产品多样、业态多元、全域联动、协调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到2021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超过90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超过1200亿元,将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