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抗癌新药上市在即

2018年09月04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时报

  近日,位于浦东张江的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重磅靶向抗癌药呋喹替尼迎来重大进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显示,呋喹替尼上市申请的审批状态已经变更为“在审批”,获批上市在即。

  历经20多年的发展,张江已成为研发资源高度集聚、创新成果快速涌现、新技术新模式率先突破的标志性科技园区。

  张江药谷从跟跑、并跑到领跑

  记者从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了解到, 以2017年为例,全国范围共有85个1类新药获批临床,其中,张江占31个,比例为36.4%。

  呋喹替尼将用于治疗晚期肠癌,主要面向接受过至少两次化疗方案,但仍发生疾病进展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执行副总裁兼首席科技官苏慰国表示,呋喹替尼同时还在申请新的适应症。“中国原创的新药,呋喹替尼是第一个。近年来中国新药研发环境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和改善,对中国本土新药研发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落地浦东的创新政策正让我们产业化加速进程,呋喹替尼是公司首个、同时也是全国首批参与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申报新药上市的品种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张江拥有超过380个在研药物品种,独角兽及独角兽潜质企业超过60家,国家级研发机构近150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近60人,超过1000项专利授权。

  其中,抗癌新药、心血管和大脑新药及相关医疗器械、检验检测都是张江药谷的关键优势领域。在大脑新药上,绿谷制药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1.1类新药GV-971已于今年完成临床3期试验;在医疗器械方面,逸思医疗自主研制治疗肿瘤的腔镜切割吻合器等智能手术设备放量生产;创领心律的心脏起搏器成功上市,华领医药的治疗糖尿病新药正在临床3期研究。

  据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楼琦透露,目前张江生物医药企业有30多家已经上市,下半年还将有多家企业上市,“而我们也配置了产业投资团队,帮助企业快速领跑市场。”

  孵化培育生命科学领域企业410余家

  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是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一大亮点,药谷内已涵盖了新药筛选、工艺路线设计、质量研究、药理药效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安全性评价、临床研究、中试放大、注册申请等药品研发上市过程的多个重要环节,平台总量超过80个。

  在蔡伦路上的一幢大楼,已经成为了张江药谷标志性建筑,这就是全国首家国家级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记者了解到,自2005年起一期孵化器启用,现有总孵化面积4万平方米,累计孵化培育生命科学领域企业410余家,侧重于优质原创新药和精准医疗项目的孵化和培育。

  苏慰国对孵化器的政策赞不绝口:“孵化器平台提供的服务可以让企业安心拎包入驻。”

  目前,张江药谷正在寻求新的产业方向,如生物医药与信息化的跨界融合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