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水蜜桃闻名遐迩,果蔬种植规模较大,种植桃树等果树4200多亩、玉米1200多亩。每年产生的果树枝条、玉米秸秆等农业生产垃圾处置问题日益显现,严重影响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结合大调研工作,新场镇党委、政府研究完成《新场镇农业生产垃圾处置工作方案》,精准施策,解决难题。
根据方案,新场镇明确了农业生产垃圾处置原则,理清了责任、明确了路径、细化了措施。
首先,确定属地化管理。各村为责任主体,负责辖区农业生产垃圾处置工作,同时发挥运用好第三方服务模式,各村起到监管、指导作用。
其次,进行多方监督。城运办负责牵头协调和落实奖补经费,河长办负责落实河道监管,长效办负责落实村宅环境监管。
第三,细化处置措施。各村负责收集辖区农业生产垃圾,落实集中临时安置点;各村通过自行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收集的农业生产垃圾交由第三方处置,并督促第三方安排专业机器和工作人员,做好农业生产垃圾的日常粉碎、清运等后续工作。方案还规定,粉末应集中运送至有技术、有能力的农业合作社处理成有机肥,或运至生态林中做肥料。
此外,落实保障措施,实行激励奖补措施。各村负责农业生产垃圾处置工作经费,镇财政安排资金对各村进行工作激励奖补。强化考核指标的落实,制定考核细则,实施百分制等级考核模式,分为一级(90分及以上)、二级(80分-89分)、三级(70分-79分)、四级(69分及以下)等4档,按照考核等级奖补比例依次为100%、90%、80%和60%。
同时,新场镇在加强舆论宣传,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引导村民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完成桃树、梨树、橘树、玉米种植面积统计、核定工作,抓好工作实效的督导检查。各村结合自身实际,多途径向种植户开展宣传工作,加强与第三方在收集、粉碎、处置等各环节合作,使农业生产垃圾处置问题稳步有序治理,农村环境改善成效初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