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平寨村:探路休闲体验游贵安样本

2018年09月06日 10阅读 来源:贵安新区报

  荷塘边伫立着20间造型别致的木屋,民族广场舞台上举行着篝火晚会,这是平寨人展望的场景,也是他们正在做的事情。

  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村的山水,有一种灵秀之美,山腰常缠绕薄雾,林间落叶有声,连空气仿佛也是甜的。

  守着如此美丽的风景,但从去年开始,村寨发展却一度陷入“僵局”,客栈、农家乐之间出现价格混战。

  作为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批示范点,2013年平寨村开工建设。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村里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民开起了客栈、农家乐,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可好景不长,旅游产业同质化的问题,逐渐在这里显现。“一家一户、低价竞争”的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作用有限,且由于餐饮品质不高、住宿接待能力有限,不少游客反映“平寨村缺了些吸引我再来的元素”。

  平寨村该何去何从?

  “乡村游,必须变。”平寨村村委会主任徐家庆说,随着消费升级、竞争加速,住农家乐、吃农家饭等简单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必须进一步挖掘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资源,持续培育和强化村民的运营能力,引入更有价值、体验感更强的产品。

  村寨的变革,就这样开始了。

  2018年5月,由村集体出资51万元、自然人出资240万元的贵安新区荷韵生态农业旅游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

  “合作社就是要起带头作用,通过经济手段规范平寨村的旅游行业,整治欺客宰客行为。”徐家庆介绍,成立之初,合作社就制订了乡村旅游提升计划。而这一计划,目标直指特色休闲体验游。

  为此,平寨村村支两委与贵安新区贵红农业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在原先的荒地上建起了占地600亩的苹果采摘园。“30%的树苗今年已经挂果了,游客可以在栈道上漫步,随手采摘果实品尝,这就是平寨村的第1个体验点。”徐家庆说。

  有人好动,自然有人喜静。村口的7亩垂钓园就是专门为喜静的人准备的。这不,合作社利用起了这一片荒地,以每年2.7万元的租金将垂钓园承包给本村的2名村民,由他们负责管护。“游客只需支付60元就能享受6小时的休闲垂钓时光,这是我们的第2个体验点。”徐家庆介绍。

  再次走进平寨村,龟坡下的荷塘里已不再是淤泥堆积,而是被开辟成了500米的环状小河道,河道边20个方形的建筑正拔地而起,那就是合作社正在建设的新型民宿。

  “我们将购入游船,供游客赏荷采莲。民宿由合作社自营,每间价格定在300元左右。这就是我们的第3个体验点。”徐家庆说。

  闲置的资源激活了,更多的业态随之产生了。一片片荒(泥)地,成了游客休闲旅游的场所。合作社还筹划在民宿旁修建民族广场,供团队游客举办长桌宴和篝火晚会,在龟坡顶修建观景台,延伸慢行步道,连接“稻梦空间”,形成闭合式休闲体验链条。

  无疑,平寨村已经准备好迎接一个更火热的未来。这也正是新区突围传统乡村游、探路休闲体验游的一个生动缩影。

  新区持续推动旅游业态创新,注重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展示传统风俗,保持原有特色,形成丰富多样、富含品位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形成全域旅游的各种发展模式,推动不同发展模式的互补。

  与此同时,新区在产品开发、市场定位、突出特色等方面加以分类指导,重点引导发展特色景区景点、农旅产品。同时,新区还鼓励集中连片开发,发展全域旅游综合体,推进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支持成立专业的旅游公司,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户(旅游点)”“公司+农户(旅游点)”等形式,整合分散的旅游点,连线成片开发,提高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水平。

  如今在新区,除了平寨村,车田村、王家院村、松林村、龙山村等村寨都在积极创新乡村旅游业态,而新区乡村旅游发展扶持政策也有望在年内出台,将从资金补助、整体开发等方面全面助推传统乡村游突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