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贵安新区积极打造服贸创新发展新高地

2018年09月08日 10阅读 来源:贵安新区报

  今年6月,国务院同意在全国17个省市(区域)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贵安新区位列其中。这是继2016年2月国务院部署在包括贵安新区在内的10个省市、5个国家级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以来,贵安新区服务贸易发展的又一件大事。

  两年半以来,贵安新区抢抓机遇,提出探索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的“一体两翼”试点思路,推动政策、资源、服务向相对有限、能够占据制高点的“窄域”充分集中,正在走上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地区的服务贸易快速发展道路。

  如今,服务贸易之于贵安新区,犹如一块强磁场,正不断吸引着优质资源要素纷纷汇集。

  据统计,新区以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为基数,按照30%比例折算为服务贸易,今年上半年完成3.85亿美元,同比增长109.24%。

  创新联动 培育服务贸易新业态

  5月25日,苹果中国(贵安)数据中心项目奠基仪式在贵安新区举行。该数据中心是苹果公司在美国、欧洲之后设立的第三个数据中心。

  在新区,大数据服务上游以苹果iCloud数据中心、华为全球数据中心、三大通信运营商数据基地等大数据基础设施项目为核心,正快速集聚全国乃至全球数据资源。

  新区已经与上海贝格计算机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签署《贵安贝格大数据小镇项目合作投资协议》。双方将合作共建贵安大数据小镇,力争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大数据采集与清洗基地。

  在大数据服务的中游,新区以贝格大数据等引领性项目为支撑,为数据分析、加工、脱敏提供全流程服务。

  近日,研究机构“爱分析”发布“中国基础云服务创新企业榜”,新区本土大数据企业白山云科技以20亿元估值位列榜单第十位。

  到了下游,新区以白山云科技云链服务、数据宝科技为代表,为数据消费和治理提供了完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由此可见,大数据服务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已在新区初步构建。

  正是看准了新区构建“大数据+服务贸易”新业态巨大发展空间,服务贸易重点平台同样在这里搭建、壮大。

  鼎韬作为全球服务经济领域的知名研究咨询机构、中国服务贸易的先驱者及行业资源平台,就在去年确定了与新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产业运营和平台建设方面的合作意向。

  由其建设的鼎韬服务贸易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内首家服务贸易线上交易平台,目前已通过验收并投入试运营。该平台聚合全球范围内的服务贸易及外包重点项目,推介新区服务贸易和外包企业及产品,为全球买家和新区企业提供一个集互动、项目发布、交易、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开放智能平台。

  据悉,该平台已收录428家本地企业用户,共发布3447个项目,实现项目成交金额约13565美元,项目源覆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无独有偶,由贵安新区博云亿蜂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亿蜂服务贸易展示与交易中心也投入了运营,采用“线上门户+线下展示与交易中心”的模式,线上内容涵盖企业服务子平台、商情大数据子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为服务贸易企业提供政策资讯、企业服务交易、服务贸易项目商情信息等服务,线下依托贵安新区大学城服务贸易展示与交易中心载体,为服务贸易企业提供六大类超过120余项的企业服务。

  项目运营一年内,将集聚超过600家企业服务商,签约50余家境外政府、商协会、大学、海外园区和企业资源。

  政策联动 优化服务贸易营商环境

  今年8月,《贵安新区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正式呈报商务部备案。

  贵安新区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支持服务贸易发展“1+7”政策体系。《贵安新区服务贸易发展支持办法》旨在探索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创新大数据和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的路径;《贵安新区服务贸易鼓励投资指导目录》旨在扩大服务业双向开放力度,培育服务贸易市场新型主体;《贵安新区跨境电子商务支持政策》旨在创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进出口通关监管模式;《贵州贵安新区支持特色会展业发展若干政策》旨在探索服务贸易新生长点;《贵安新区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旨在落实中央在试点地区优惠政策,优化服务贸易支持方式;《贵安新区重点服务贸易企业招商引资名录》旨在壮大服务贸易产业。

  两年半的时间内,服务贸易的相关政策支持不断叠加,从2016年2月的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到2018年6月的深化推广,新区从政策层面持续发力,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

  强化政策保障的同时,新区也狠抓“放管服”改革,不断创新优化服务,打造便利、公平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真正优化服务贸易营商环境。

  8月21日,新区开始试运行“一化三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最多不超过3天改革新模式,将企业开办必备环节精简为申领营业执照、刻制印章备案、初次申领发票3个环节,控制企业开办时间在3天以内。

  这样快的节奏,得益于新区搭建了行政审批“一网审管”机制,构建了集审批、监管、服务和监督为一体的审批服务云平台。通过云平台整合资源,审批时间提速80%以上,120项审批事项可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

  全力搭建企业开办“高速通道”的同时,新区在“深”上下功夫,探索证照分离改革模式,推出“取消办证一批、改为备案一批、自主办证一批、承诺办证一批、证照合发一批、严格准入一批”等“六个一批”试点措施,推进“重审批轻监管”向“轻审批重监管”转变、“严进宽管轻服务”向“宽进严管重服务”转变。

  针对外商投资企业,新区更是设立了“一窗受理”制度,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申请由发展改革、商务、工商等部门窗口分别受理,各自发放证照,改为由政务服务中心外资服务窗口一窗受理,并统一发放证照的模式。

  这样便捷和贴心的服务为已经落地的服务贸易企业营造了舒适的环境,也吸引了更多的服务贸易资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内外联动 打造服务贸易核心集聚区

  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实施,贵安新区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迎来了重大机遇,服务贸易核心集聚区建设也有了行动指南。

  对内,根据《贵安新区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新区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目标是到2020年,贵安综合保税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数字经济产业园)、贵安绿色金融港三个服务贸易核心集聚区基本建成。

  目前,贵安综合保税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已完成2.8万平方米服务外包大楼主体建设,正加快建设面向全球的第三代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创新基地、泰豪数字文化产业基地软通动力西南创新总部、互联网+IT服务基地、启迪贵安数字小镇等重大项目。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内华芯通第一代产品设计开发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芯片测试工作,拟引进中日创新创投跨境加速器、敦煌网、东软等重点项目。

  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打造以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为重点的服务外包载体,引入北京瑞克博云科技、数据宝网络科技、北京智明星通科技、艾斯欧艾斯国际紧急救援等服务贸易重点企业。通过与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紧密合作,借助微软IT学院、IBM学院、印度NIIT学院等专业机构,已培训大数据关联人才2600余人。

  新区绿色金融港一期工程共8.4万平方米建筑已经完工,并成功签约了贵州银行等22家金融机构,正加快推进二期建设。按照发展规划,新区绿色金融港建成后,将力争吸纳入驻的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不低于100家,入驻的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不低于100家,初步建成一个设施先进、机构集中、服务完善、特色鲜明、具有辐射效应的绿色金融中心、社会财富管理中心,成为贵州绿色金融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届时,绿色金融港将成为新区金融机构最集中、金融设施最先进、金融服务最高效的金融中心枢纽。

  对外,新区服务贸易也没有停下步伐,正不断探索双向开放新模型。

  新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德国汉诺威电子展、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大连)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项目落户新区,助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同时,借助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跨境投资贸易洽谈会(贵洽会)签订了包括大健康医药、现代服务业项目在内等多个服务业合作协议。

  相信随着对内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新区必将助力贵州成为辐射西南、影响全国的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成为全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高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