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走进安徽大学

2018年09月11日 10阅读 来源:中安在线

9月10日,由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文联共同主办,安徽演艺集团、安徽新媒体集团、安徽省非遗研究会和安徽大学承办的“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走进安徽大学校园,为师生们献上了一份文化大餐。

“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走进安徽大学文艺演出现场

当晚,安徽省国家级徽州民歌非遗传承人、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得者操明花,国家级淮北梆子非遗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晓东,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赵媛媛、汪育殊等名家和大师纷纷登台表演,为观众带来了徽州民歌《四季歌》、淮北棒子《穆桂英下山·出征》、徽剧《小宴》、黄梅戏《春香传·爱歌》等精彩节目。

情景朗诵《请老师们放心》

作为压轴曲目的《中国红》,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戏剧二度梅获得者、安徽大学黄梅剧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韩再芬和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董成共同演绎。该曲目将京剧的凝重洗练以及黄梅戏的明快抒情糅合在一起,共同传递中华戏曲的艺术魅力。京剧与黄梅戏相碰撞,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与听觉体验,赢得阵阵掌声。

韩再芬与董成联袂演绎《中国红》

国家级淮北棒子非遗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晓东表演结束后接受采访表示,通过非遗进校园的活动,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到戏曲艺术的魅力,培养他们学习戏曲的兴趣与爱好。“如果能让更多孩子爱上戏曲,那么在庞大基数以及市场下必然会涌现出一大批戏曲人才,这样戏曲才能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

据悉,此次“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有精彩的文艺演出,安徽省文联还组织了安徽省著名作家、书画家、摄影家与广大师生进行交流。

当天下午,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陈先发、摄影名家汪强、书法美术名家王亚洲与安大文学、摄影、书法等爱好者近距离接触,传道受业解惑。安徽大学16级广告电视学学生陈亚威作为一位摄影爱好者,汪强的讲座自然不会错过。他表示,课堂所学的更多的是摄影理论以及技术,平常拍的缺乏人文气息”。“今天汪强老师以小岗村为例,讲了许多摄影方面的知识,让我收获颇多,也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

此外,安徽省非遗研究会还组织了非遗展览。宣笔、铁画、徽墨、歙砚、面塑、徽州砖雕、界首彩陶、阜阳剪纸、庐州蛋雕、吴氏船模等的非遗传承人带着他们的作品惊艳亮相。界首彩陶国家级传承人卢群山还在现场做起了陶胚,只见他聚精会神的打磨着手中的作品,一旁放着许多完成的精美彩陶作品。另一边蛋壳上的舞者——庐州蛋雕传承人王剑,则用一双巧手将一个个蛋壳雕刻上栩栩如生的图案,让人惊叹不已。(记者 檀美玲 摄影 许梦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