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辉腾能源作为全国首个低日照地区智能光伏研发应用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这只是重庆高新区培育出的上市企业之一。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重庆高新区已培育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20家。
作为首批2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近年来,重庆高新区在创新主体培育上多措并举,加快聚集创新主体、孵化平台等资源,打造科技金融链和特色孵化链、高端产业链,在助力企业成长的同时,也实现了新产业的聚集和园区的升级。
大胆试点
金融链破题融资难
针对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不可期等难题,重庆高新区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以人才、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建立轻资产债权融资模式,突破了科技型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贷款信用障碍。
“多亏了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解决了我们资金紧缺的燃眉之急。”辉腾能源董事长沈正华说,这家公司是国内首家专业从事弱光地区高效太阳能光伏系统研发设计、销售和运营的企业,拥有光伏类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116项,软件著作权4项。不过,作为一家轻资产的科技型企业,因不能提供有效抵押物,他们之前从未获得过贷款。
重庆高新区去年6月启动重庆市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之后,作为首期试点企业之一,辉腾能源获得了120万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今年他们又申请了续贷,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已经提升到280万元,为企业技术进步、产品升级、提质增效奠定了资金基础。试点两年来,重庆高新区有241家科技型企业申请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金额共计3.9亿元。到目前,共有136家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56亿元。
随着融资困境的打破,诸多科技型企业实现了良性发展。据统计,去年重庆高新区有68家科技型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它们与上年相比,无论在资产规模、业务收入、纳税金额、研发投入上都得到较大提升,总资产规模增长15%,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8%;纳税金额增长超过3倍,研发投入增长37%。
除此之外,针对创业团队、初创型公司亟须创业资金的难题,重庆高新区积极承接全市创业种子投资基金试点工作,以公益参股、免息贷款方式支持创业团队和创新型小微企业,累计投贷项目58个、2043万元。重庆远创光电科技公司李志远告诉记者,种子基金以公益参股方式投资,5年内不参与分红,解决了创业资金缺乏、难获投资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创业风险。
对于成长期企业,重庆高新区还打造了科技金融超市,推出“助保贷”“银政通”“租赁通”等创新型金融产品,累计助企融资近11亿元。对成熟期企业,积极予以专项投资资金及上市、挂牌融资培训等支持,鼓励其不断发展壮大。
环环相扣
打造特色孵化链
联手英特尔打造众创空间,联合清华、北航等知名院校成立研究院……如何让创新主体从小到大再做强?经过不断实践,重庆高新区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主体孵化之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