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穗:乡村旅游的“绿色收益”

2018年09月18日 10阅读 来源:黔东南日报

周末的颇洞,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三穗县城及周边县居民时常在周末相约去颇洞村体验生态农耕、回忆乡愁。除了颇洞村,界牌村、木良村的乡村旅游也风生水起,别具一格。近年来,三穗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挖掘乡村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逐步形成了集体验、观光、休闲于一体,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让农民享受更多的“绿色收益”,助推农民致富脱贫。

台烈镇颇洞村距离县城15公里左右。2013年,在村“两委”牵头带动下,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党社联建”发展模式为全村群众找出路,谋发展,农文旅产业发展效果明显。截至目前,颇洞村建设有水果采摘园(蓝莓、葡萄、草莓)、生态农庄、农家旅馆、滨河休闲水上游乐、自行车道、热带植物馆等体验、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并且,由于颇洞村宁静而祥和,远离都市的喧嚣,田园、村落、荷花、绿草、蓝天交相辉映,是周末休闲、体验田园生活绝佳去处,游客逐年增加。通过近年来的发展,颇洞村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生产到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即“一产接二连三”的转变。仅2017年,颇洞村生态农业旅游扶贫示范园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28亿元。村级集体经济达213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2260元。

与颇洞村类似,距离三穗县城6公里左右的八弓镇界牌村,拥有万亩竹海、溶洞群、古法造纸和竹编工艺制作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2016年来,界牌村积极实施“党社联建”模式,发挥能人带动效应,创办了贵洞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将竹海、溶洞、古法造纸作坊、竹编作坊、水上乐园等各点资源,串联成风景线,成功打造了国家AAA级景区——贵洞景区,带动群众融入乡村旅游发展。2017年,实现利润424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达105.2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2万元。

同质化发展是乡村旅游发展应当避免的现象,三穗县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距离三穗县城较远的桐林镇木良村乡村旅游有别于颇洞、界牌。木良村位于鹿洞河畔,山美、水美、人美,因平坝水电站的蓄水,拥有十里平良山峡、犀牛背、老虎岩等诸多景点,人们常说:“到了木良,不想爹娘;到了桃场,不想家乡。”为此,木良村以“三月歌场”“五月端午赛龙舟”“六月六山歌联谊”“七月七情歌对唱”“圣婆文化节”等民族文化节日为契机,充分利用鹿洞河水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了采摘体验、垂钓、游艇观光、节日观光等休闲旅游项目,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三穗在抓好颇洞、界牌、木良等基础较好村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将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动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提质升级,形成一批有质量、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让更多农民享受更多的乡村旅游“绿色收益”,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富民,助推农民致富脱贫。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