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特色园区升级泰州样本:从产业到研发聚集

2018年09月21日 10阅读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9月19日,在第九届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期间,国际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中心(ICGEB)宣布与中国合作,将全球首家区域研究中心建在江苏泰州。

中心由三方共建,即ICGEB、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CNCBD)与泰州中国医药城(CMC)。作为非盈利法人实体,重点关注疫苗、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核酸、病毒载体等领域的创新研发。中心将分5年建成,研发成果率先在中国进行转化。

ICGEB总干事马乌洛·吉阿卡(Mauro Giacca)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之所以将首个区域中心设在泰州,是因为“地方的产业集聚优势”。

泰州医药城从2009年开始运营,已有超过1000家企业和3800多位高层次人才入驻。泰州医药城在2017年为地方财政收入贡献了40亿元,产业已步入成熟期。

除了落地区域的产业成熟的因素外,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中心落地与来自部委的支持密不可分。科技部社发司副司长田保国表示,对中心主任人选,科技部将给予指导和帮助,并对中心启动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列入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给予每年10-20名国际人才双交流经费。

作为目前中国唯一部省共建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部委与地方如何共谋发展?

地方需提前做好准备

对泰州医药城的支持,主要来自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品监管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8年,联席会的一大重点是推动医药城原有疫苗评价体系即工程中心升级为国家疫苗评价技术创新中心。根据机构改革要求,这一职能目前已从国家卫健委转到科技部。

在科技部的工作流程中,技术创新中心分为综合类和专业类两种,前者数量少,全国总量控制在20家以内,后者则适当放开数量,严格把握有关运作机制。目前这一工作即将启动,科技部建议地方要及时组织论证建设方案、运营模式等并提交论证,可在启动时优先推荐。

对于泰州提请支持干细胞临床研究工作的建议,国家卫健委科教司监察专员刘登峰表示,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取舍,实行严格的备案制,但关键在于项目,建议地方要准备好“干货”项目。

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现场采访看,要得到国家部委的支持,一大关键是“提前准备”。比如,就开展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电子化申报试点工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巡视员毛振宾表示,这项工作要由新成立的某中心负责,但地方不要因为国家机构改革尚未到位就观望。再如,就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泰州分所筹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毛振宾解释,可先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行业支持,加强行业指导,满3年后再报科技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巡视员孙丽英在会上提出,中央对中药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已进入国家层面,对于地方提出的中药标准化与绿色制造研究中心,中医药管理局会进行研究,其前提是要有鲜明成果。

跳出围墙看发展

对于地方在联席会上提请部委研究的事项,从过去的实践看,并非全部中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部委支持的项目,不仅要看产业基础和科研能力,还要从更高层面去评价,综合衡量市场与当地政府的服务水平。比如,过去个别项目进展不顺,是因为泰州医药城在商务系统的开发区排名考核中不靠前。

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指出,尽管在2017年的考核中,泰州医药城排名从2015年的93位提高到2017年的84位,但要跳出围墙看发展,对比国内水平更高的医药特色园区。

来自省级职能部门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鉴于江苏提出的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成果并非都要在一个院子里。可以跨区域进行整合,与其他地区的医药特色园区进行横向交流,对标先进地区寻找到现实差距,做好补短板。有的条件达不到的,可以相互取长补短,联合申报。在一些发展规划中,要征求企业人士的意见。

根据规划,到2021年,泰州要实现生物医药总规模突破700亿元,高薪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过70%,确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发展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基本实现千亿特色产业集群。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江苏省给予泰州医药高新区的任务是“争取排名进前十”。马秋林在会上指出,即将对提升医药城实力进行专题调研,省级层面会提供全方位支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