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成都天府新区创新性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2018年09月26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网

  金秋送爽,度过了漫长而炎热的夏季,在丹桂飘香的秋日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曲艺小品散打评书的“文化惠民”演出在新兴敬老院的小院里开场了。近40名敬老院的老人们观看了金钱板、四川清音等极具本土特色的曲艺节目,几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精彩表演,让老人们享受到了一份文化“饕餮大餐”。

  据悉,此次“曲艺家进社区”活动由文创与会展局主办,这也是首次开展创新性文化惠民活动,摆脱以往只在传统文化阵地开展的局限,将文化惠民活动根据不同的群众分类,“独家定制”文化表现内容和形式,针对性送到不同场景。 新区文创与会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推动全民艺术普及等,群众不仅可以“点餐”文化活动,更可以参与“送餐”,文化惠民更有“获得感”。此次创新性文化惠民活动选择在新兴敬老院进行试点,活动取得良好实效,接下来将在新区继续推进。

  国家级的演员、艺术家定制文化“小灶”

  在川剧锣鼓中,由四川省曲艺研究院非遗办事处主任、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竹琴”传承人罗大春带来的四川竹琴《两把菜刀》作为开场大戏,此次文化惠演正式开始,听着四川话表演的台词“我今日手起菜刀,要为穷人把仇报,铲奸除恶逞英豪!”老人们渐渐进入了状态,不时拍手叫好。而随后快板节目《四川小吃》、四川清音《小放风筝》也让老人们十分尽兴,特别是散打评书《说健康》,评书人根据老人们的敬老院生活与段子相结合,讲得现场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负责此次演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演出特地为老人们精选了曲艺戏曲方面的节目,比如竹琴、金钱板、四川清音、木偶等表演形式。其中表演四川竹琴的罗大春是省级非遗传承人,同时也是四川省曲艺研究院非遗办事处主任;表演四川清音的程永玲老师则是国际一级演员,多次赴美国、加拿大、奥地利举办个人清音独唱会;金钱板表演则是由张徐老师带来,他是四川金钱板大师邹忠新的关门弟子,个个都是艺术节的大咖!“好看,好看!!”冯大爷是在敬老院住了近十年的老人了,平时性格开朗,以前送文化来时,他也喜欢过去看看“凑个热闹”,此次足不出户,在敬老院里面就能看到精彩的节目,冯大爷更是连连叫好。新兴卫生院院长杨波认为,此次试点合作是百姓点单,政府端菜,将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带到辖区群众家门口。菜单式、定制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也提升了惠民文化活动的总质量。

  医养结合 创新举措让老人老有所乐 

  此次作为试点的新兴敬老院是新区首个实施“医养结合”的试点单位,新兴卫生院杨波院长告诉记者,在基层治理和社事局、新兴街道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医院以“医养结合”为抓手,引领带动医院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自2017年卫生院全面托管敬老院至今,已经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创建敬老院医养结合“4143”托管模式,在行政关系、产权关系、服务职能、监管职能“四不变”的前提下,探索“一改变”,放活敬老院运营管理权,由成都天府新区新兴卫生院全面托管敬老院,创建“协作共管、常态保障、市场补偿、动态考核”4大机制,实现“社会化、精细化、专业化”3大转变,打造共管共建发展格局。托管一年来,“前院就医、后院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住院医疗费用同比减少医疗财政支出24.38.万,老人满意度提升至97%。

  据了解,新兴街道还将围绕打造“一核多极”医养结合生态圈的总体目标,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发挥行业优势,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发展新路径,努力实现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有序共享、有机融合,满足群众的健康养老需要,以此让改革发展的红利惠及该街道乃至天府新区更多的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杨波表示,此次与文创与会展局共同试点的创新性送文化活动,今后将持续化推进,也是从实际上体现“老有所乐”。

  同时文创与会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丰富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渴望更高层次更高规格的文化需求的同时,对于提升新区整体文化活动水平,促进新区城市农村文化协 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升人文素质,助力和谐新区建设。 而这一系列活动,仅仅是新区“走 基层”文化惠民系列演出的一个 缩影。据悉,今年新区将开展总共 40 场“走基层”文化惠民演出以及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庆祝活动 ,深入社区 乡村 、工地田野,为群众送去一场场文化的饕餮盛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