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宿松用文化滋养“脱贫路”

2018年09月30日 10阅读 来源:人民网

脱贫攻坚路上,文化发挥着惠民、励民、育民、富民的重要作用。

日前,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宿松县推送的现代扶贫大戏《情暖山乡》,在第八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剧目展演活动期间精彩亮相。

该剧以脱贫攻坚为时代背景,讲述了扶贫书记孙建成受命来到地处群山中的贫困小山村秀山村,以修路为扶贫工作主线,大力扶持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通过各种现代商业模式使农产品走出山村、走向市场,以点带面盘活山乡优势资源,以此带动全村整体脱贫的故事。

宿松县推送此部新编现代黄梅戏,寄托了宿松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景,折射出全县干群携手奔小康的生动画面,积极传播宿松脱贫攻坚好声音。

“村民不能光富‘口袋’,还要富‘脑袋’”。宿松县陈汉乡白鹤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孙明如是说。

白鹤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村。去年下半年以来,该村立足实际,以提振脱贫攻坚精气神为目标,以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逐步凝聚起白鹤的人心,提振了脱贫攻坚精气神。

该村坚持在“种”文化上下功夫,组织举办了以“新时代 中国梦 白鹤梦”为主题的白鹤村首届诗歌朗诵会现场,参与村民因文化而相聚、因文化而振奋,用“家乡话”传达党的十九大精神、精准扶贫政策等新时代的声音。发挥72岁吴悟梅乡土文化带头人作用,在帮扶单位省经济信息中心支持下,添置服装、花棍和音响等,新建文化广场,成立白鹤村花棍队,满足贫困人群对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注重在贫困孩子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开展“家乡美”主题征文和绘画比赛,引导白鹤村小学的学生从自己的视角,观察实施精准扶贫后家乡发生的喜人变化,立志努力学习,把白鹤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先后两批次组织村内17名贫困户学生到合肥参加研学活动,扩宽孩子们的视野,培育孩子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我们突出‘抓少数,凝人心’,通过系列文化扶贫活动,团结了妇女背后的丈夫、学生背后的家庭和村里的乡土文人,有效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孙明说。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要筑牢物质基础,更要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聚焦今年脱贫摘帽目标,宿松县大力实施文化扶贫工程,让乡村里迸发出勃勃生机,让文化扶贫滋养贫困群众的脱贫奔小康之路。

该县坚持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上下功夫,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全县公共图书馆(包括农家书屋)流通人次19.89万人,文化馆(站)服务19.67万人次,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5%。有序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奖补,目前,“送戏进万村”演出191场次,完成率100%;送电影下乡完成累计完成2000场放映任务。持续开展以“文化区域中心”为单位开展的“百姓明星送欢乐”系列活动,凉亭河区域开展的“中国梦劳动美”为主题的经典诵读大赛活动、县城周边区域举办的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主题展演及在县剧院举行的“六一”少儿文艺展演等,让各地群众尽享文化惠民成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