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通过网络就可以申报事项,对于我们来说真是方便多了。”日前,贵州九朝道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近年来,新区行政审批局积极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大力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统一申报入口、电子审批、监督管理、数据共享、分析应用,精准对接企业和群众便捷办事需求,逐步形成“一网受理、联动办理、统一监管、智能高效”的政务服务模式。
新区行政审批局依托贵州省统一建设的网上办事大厅,按照“应上尽上、数据共享、全程在线”的要求,实现新区、乡镇(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贵安综保区)、村(社区)网上事项全覆盖,根据办事对象分为个人办事(21项)、组织办事(25项)、服务部门(17个)、乡镇(6个)以及村居(93个)五大类。同时,新区行政审批局整合了新区各部门自建网厅的网上申报入口,实现招商云与网上办事大厅自动链接。
目前,新区17个审批服务部门、直管区4个乡镇、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贵安综保区及93个村(社区)的1837项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办事大厅实行统一受理,事项100%可在线申报。
每天上午,400多名新区政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审批服务综合受理平台开展审批服务工作,平均每天需要办理2000余件,实现了新区、乡镇、村三级事项综合受理。
该平台可综合受理来自网上申报、手机APP申报、自助服务终端申报及现场申报的所有事项,除了网上实行电子化申报外,对窗口现场申报资料统一进行电子化扫描上传,审批人员通过CA数字证书登录系统开展审批工作,行政权力运行全程留痕,实现申请、受理、审核、批准、办结、领证全流程电子化运行。
同时,在门户网页专题专栏中设置“放管服”“互联网+政务服务”“热点问题回答”“热点领域专题”栏目,对群众特别关心事项作详细说明,针对办事指南、表格下载、样表下载等进行细致排查和补充,确保内容与实际办事大厅一致。
不仅要服务好群众,严苛的监督管理更是推进政务服务的保障。
新区行政审批局积极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和智慧大厅管理系统,与身份证刷卡机、叫号软件、服务评价器、视频监控设备等联通,通过实时抓取业务数据,全程监督审批业务办理流程和时限,对审批人员行为和作风纪律监督,并将监管部门执法信息纳入监督,对监管频次和抽查比例不达标的进行预警提示,实现对审批、服务、监管工作的综合性监督,对每个办理事项都提供咨询和评价服务,主动接受群众的咨询、投诉和举报,由专人负责做好答复工作。
截至目前,该系统接收咨询、投诉和举报283条(次),群众满意率达99.7%。
现在,在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办事,只需要一个身份证就可以办理大部分事项。
这归功于新区行政审批局推进的数据共享。
新区行政审批局通过建立电子证照库和电子材料库,实现依托身份证号或企业社会信用代码查询、调用、下载证照,并对已提交材料进行复用,有效解决传统审批资料无法验证、无法比对的问题,减少申请人提交纸质材料,实现社保查询、公积金查询、交通违法记录查询等8个领域专题服务。同时,在上下级联动审批中,申请人在不同层级办事产生的证照信息和电子材料均可以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共享,利用“协同证明”功能还可实现任意部门间的证明传递,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并实现网上办事结果的多维度查询以及办理过后网页上的实时更新公示。
截至目前,新区行政审批局办理审批服务事项110万件,累计提供延时服务892分钟,行政审批效率提速80%。
数据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不仅为群众办事提供便捷,更让审批服务得到大幅度提升。
新区行政审批局收集各层级审批服务数据,通过定制数据分析模块,深度挖掘数据“政用”价值,通过数据分析,采取“群众点菜”的方式梳理乡村政务服务事项,明确乡镇级事项31项、村级28项,构建集PC端、手机端、微信端、自助设备等多渠道网上服务体系,实现数据统计、融合分析、风险预警、监督制约等功能特点,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让审批更高效、监督更智慧、决策更科学。
截至目前,新区行政审批局通过互联网申请办理业务51万件,累计向企业和群众推送服务信息91万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