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成都高新区公检法合力 打通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最后0.5公里”

2018年10月08日 10阅读 来源:成都高新

成都高新区法院首批拒执行案公开开庭审理。

  近日,成都高新区法院以庭审直播的方式,公开开庭审理了2018年首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件,这也是自“强化司法权威 促进自觉履行”夏季百日攻坚战专项执行活动以来审理的首批案件。

  为高标准坚决打赢执行决胜战,打通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最后0.5公里”,成都高新区法院重拳出击,强化组织领导,与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成都高新区检察院合力推进实施,严厉打击拒执犯罪。首批案件的公开审理向社会公众展示了成都高新区公检法机关对逃避、拒执、阻碍执行行为坚决惩治、绝不姑息的坚定态度。

  夫妻二人借钱不还,还转移房产

  被警方抓获后立马还钱

  2007年,王某和其表兄弟徐某签订了一份《参建投资协议书》,约定王某给造价千万元的工程项目投资100万元,便可获得30余万元利润。随后,王某分3次总共付给徐某100万元投资款。该项目建设结算后,徐某向王某归还了100万元,但没有支付任何利润。2012年8月14日,徐某向王某出具了一张“欠条”,写明“今欠到老表王某叁拾伍万元,于2012年10月底归还。”但徐某并未按欠条约定时间还钱,此后多次承诺还钱,却屡屡石沉大海。2016年6月,王某将徐某起诉至成都高新区法院,法院判决被告徐某与前妻张某应按约向原告偿还35万元欠款及相应利息。随后,王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得知判决结果后,徐某、张某很快将登记在张某名下的一处约70平方米的房屋“出售”给了张某的姐姐。此外,徐某、张某在成都已没有其他房产。经调查,张某姐姐实际上并没给付任何房款。而在执行中,法院多次通知被执行人到法院进行财产申报,但对方拒不执行。2017年9月,法院依法对被执行人拘留15日。

  为惩戒失信,严厉打击拒执行为,依法追究被执行人刑事责任,2018年8月4日,成都高新区法院将徐某、张某涉嫌拒不执行判决犯罪线索移送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刑事侦查。8月8日,被执行人徐某被警方抓获。9月5日,徐某、张某的女儿将全部欠款及利息共约38万元都付给了申请执行人王某。

  近日,成都高新区法院通过公开开庭审理,判决徐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判决张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

  欠债不还,两次被拘仍拒不履行

  “老赖”获刑6个月

  2012年12月28日,被告人陈某向高某借款187500元用于所经营企业资金周转,以其位于成都市金牛区交大路的房屋作为担保并办理了抵押登记。2013年1月27日,陈某于借款期限届满后未按约一次性还本付息,被高某诉至成都高新区法院,法院于2014年5月15日判决被告陈某向高某归还剩余的借款160750元及利息。

  2014年12月18日,成都高新区法院立案执行该判决过程中,查封了被执行人陈某位于成都市金牛区交大路的房屋,并责令陈某于2016年2月10日前迁出。由于拒不搬迁且未履行判决,陈某两次被法院拘留。今年7月26日,成都高新区法院裁定对涉案房屋予以拍卖,并责令陈某腾退房屋,陈某拒不配合。8月2日,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线索,随后警方挡获陈某。9月6日,成都高新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该案并当庭宣判,最终判决被告人陈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

  成都高新区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此次公开庭审,将进一步树立执行威慑力,强力打击“拒执”犯罪,促进法院裁定、判决顺利执行,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