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开发区聚焦集约节约用地,充分发挥保障发展作用,为促进二次跨越注入新动能:
一是深化改革促创新,做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工作。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改进和优化工业用地审批制度,加快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改革现行模块化业务运行模式,建立规划、征地、挂牌、供地、登记全业务链用地服务保障机制,实现“全流程指导、一次性告知、加速度挂牌”目标,压缩土地手续办理总时限,提高工业项目落地速度。服务保障的项目范围包括省市重大产业、招商引资、党工委管委会领导交办等工业项目。对需要新征收土地的工业项目,在启动征地报批时介入;对无需新征收土地的工业项目,在区行政审批局办理项目立项时介入。
二是优化空间促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结合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差异化多元化的产业用地创新。在用地计划安排上坚持“三个倾斜”原则:即向惠及民生的重点项目倾斜、向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产业和龙头项目倾斜、向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转型升级项目倾斜。持续擦亮101%项目服务品牌,积极开展“101%服务流动红旗”服务竞赛和“101%满意服务在国土”活动,持续为西游记文化体验园、新区地产国际社区、中枫国际学校、综保区北关封关验收等项目提供一站式、保姆式、贴心式服务。
三是节约集约促转型,推进各类用地效率全面提升。围绕新型城镇化进程,创新城市用地政策。全面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建立了“1443”土地清理模式对补而未用、圈而未建工业用地、占多建少、建而未投工业项目、投产后停产项目、未按土地出让合同开发建设的三产服务业项目等四种类型进行清理整治,2017年完成清理31个2393亩,2018年度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12个1198亩。不断释放土地立体开发利用潜力,提升城镇土地的人口、经济、产业和生态承载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