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延)金桥正在不断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的步伐。10月18日,金桥副中心国际方案征集终期成果汇报会在金桥管委会召开,三家设计单位脱颖而出。与此同时,金桥城市副中心核心承载区内高达250米的城市新地标建设,获得了政府规划支持,未来将展现金桥全新的城市形象。
城市设计进行国际方案征集
在上海市2035新一轮总规划中,金桥首次明确了城市副中心地位。根据副中心规划,金桥将坚持发展过程中的高端制造业优势和国际化特色,着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造创新集聚区,上海东北部地区的公共活动中心以及国际化、高品质的美丽创新区。
为更好地建设“有温度、有魅力”的城市副中心,2018年6月,在新区政府、市规土局支持下,由新区规土局牵头、金桥管委会参与,启动金桥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为充分借鉴国际先进地区开发经验和优秀案例,汇集国际设计智慧,分别邀请了世界各地具有国际水平和丰富经验的设计单位参与方案征集。
历时四个多月,通过相关单位及专家的评审,最终同济规划院、德国SBA和英国BDP三家设计单位脱颖而出。
其中,同济规划院规划提出了“GID——创智绿谷”的整体定位,将金桥建设成为全球城市的智能科技创新区、上海东北部的公共活动中心区、浦东新区产业转型示范区。形成网络型人文化有机共生体,突出生活与工作的时空融合,强调商务和研发的协同效应,体现人文与体验的中心特色,成为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生态性创新型城市副中心。
德国SBA规划提出了将金桥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中国制造能力成长的战略高地、全球制造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示范标杆、上海卓越全球城市的国际社区。规划形成12个特色集聚、复合高效、具有发展导向的功能簇群,诠释产业之城、人才之城、生态之城。
英国BDP规划则提出了“CBD+CTD”双轮驱动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科技+金融”双核引领的发展导向,规划建设辐射全市、服务浦东东北部地区的城市智造创新副中心,形成由一个中央公园、四条重要轴线、多条城市绿脊形成的整体空间格局。
将建设250米高城市新地标
将概念性方案转变成实施蓝图还需时日,但金桥城市副中心的天际线轮廓呼之欲出。
日前,在浦东新区规土局和金桥管委会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充分周密评估论证,由金桥股份公司紧锣密鼓推进的金桥开发区A单元17号街坊局部规划调整,正式获得上海市政府批复(沪府规〔2018〕202号文)。这意味着金桥城市副中心核心承载区内,高达250米的城市新地标建设获得政府规划支持。
金桥股份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规划调整是区域转型再发展,盘活存量土地、优化资源的全新探索。接下来,金桥股份公司将全力打造上海科创新载体。
据介绍,17街坊东至金科路,南至新金桥路,西至金藏路,北至浙桥路,总用地面积11.48公顷。该街坊划分为17A和17B两部分,其中17B-06地块即“第五中心”,高250米,容积率6.8,计容建筑面积为11.64万平方米。根据市政府批复,将结合规划方案进一步完成公共服务设施、公共通道与开放空间,以及生活平台、投融资平台与技术平台建设,同时涵盖图书馆、综合文化活动室、体育活动室等公益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通过城市天际线分析,250米高的金桥科创新地标将略高于金桥早期地标建筑新金桥大厦,与区域已有建筑群以围合之势形成空间组团,视觉通廊,相互呼应,共同勾勒出律动的城市天际线,展现金桥全新的城市形象。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的市场调研和方案设计工作将进一步展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