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洪银兴:一个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研究成果

2018年10月22日 10阅读 来源:经济学家

最近,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南京财经大学钱书法教授等著述的《分工演进、组织创新与经济进步———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研究》一书与读者见面了。该书是钱书法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科学本质与实践创新》(批准号:07BLJ007)的最终成果。今年七月,即在本书付梓之前,我在阅读了全部书稿之后,便顿觉感触良多!该书作者以敏锐的理论“直觉”,将马克思的社会分工制度(体系,系统)理论作为选题,同时也作为分析范式,深入研究从分工发展到组织变迁、再到技术创新和经济进步的演进机制及其相互关系,时代感、现实感都很强。

分工、社会分工制度及其组织演进是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相伴而行的一个历久弥新的重大课题。在整个马克思经济学中,特别是《资本论》各卷中,分工、社会分工制度及其组织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与《资本论》第一卷提出的“社会内部分工”、“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不同,“社会分工制度”范畴代表并反映着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科学本质和体系特征。不过,这一点一直没有引起理论界的足够重视,因而长期以来专门研究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的文献也非常鲜见。

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分工形态———企业社会性分工(或称企业网络分工)应运而生,在全球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并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企业社会性分工是指最终产品的生产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局限于一个企业,甚至不再被局限于一个国家,而往往是在跨国公司的主导下,数百乃至成千上万家企业结成分工网络,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组织生产、提供产品和服务。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理解人类劳动分工所发生的演变过程及其在当代的新变化、新特点?怎样认识企业社会性分工或企业网络分工这一最新分工形态?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应当如何建立自己的企业社会性分工网络组织,进而引领或替代全球企业网络分工组织,在国际间企业网络分工组织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等等,实践中出现的这些新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做出回答。

在国内,分工长期没有受到理论界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在于,很多研究者先验地认为,分工更多地属于生产力范畴,而生产力本身并不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然而,本书的研究表明,这是一个误解!

事实上,在马克思那里,“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私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形式。”[1]74-75“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阶段还决定个人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1]25因此,分工决定着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而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

本书的研究内容包括两个重要方面:第一,如上所述,研究作为生产方式基本内容或主要组成部分、且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而决定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分工和社会分工制度。本书认为,作为政治经济学“一切范畴的范畴”[2],分工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研究社会分工制度演进以及由此产生的全部产业整体的报酬递增,揭示其形成原因和内在机制,即由社会分工制度(体系,系统)的内部协作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或集体力,包括产业内部和企业内部的分工经济①,产业之间和企业之间的协作经济,特别是企业网络内部的分工协作经济。所有这些,都给我们思考如何实现当下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了重要而深刻的启示。

本书作者直面当代社会分工制度的新发展,对马克思经济学特别是《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社会分工制度思想进行整合研究、系统研究、深化研究、拓展研究和比较研究,提出了若干创新性观点、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作者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历史等多个视角系统阐发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贡献,其中,我认为,揭明分工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堪称是本书对马克思分工理论最重要的创新性解读。

第二,在马克思社会分工、企业分工两种基本形态基础上,提出并深入研究“企业社会性分工”这一新分工形态,研究社会分工制度在现时代的新发展,因而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三,以西方经济学对新古典范式的反思为切入点,对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与新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和新产业组织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在对比分析中令人信服地彰显了马克思分工思想的科学性及其理论高度。

第四,社会分工制度及其具体实现形式的形成动因、机理及效率的数理分析和实证分析,包括对企业社会性分工的具体实现形式———模块化分工及组织、网络分工组织的模型及其运行效率的数理分析,以及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实证分析等,构成了本书研究方法上的显著特色。

第五,运用社会分工制度理论,聚焦并回答当下本土企业和产业突破跨国公司分工网络重重围困、提升国际竞争力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包括按照“斯密定理”和“杨格定理”,利用第二大经济体的巨大国内市场优势,扩大内需,建立从分工深化和广化→自主技术创新→市场规模扩大→网络报酬递增→分工深化和广化的内生互动、循环演进机制,跨越全球网络分工陷阱,等等。

第六,在社会分工制度的大视域下,提出构建我国多层次价值链(或价值网络)组织的战略构想和政策建议。包括:引入模块化机制,培育国内“旗舰”企业,使之成为我国产品(产业)价值链龙头;“旗舰”企业制定设计规则、产业标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独特功能;让众多中小企业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上既分工又合作,独立地开发生产满足设计规则(产业标准)和界面要求的模块产品;多个企业围绕一个模块展开“背靠背”竞争,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重要作用,克服网络分工组织内“搭便车”、“自花结实”等“内稔性”风险;在分工演进中持续内生和扩大市场规模,以技术、组织和管理的自主创新驱动企业和产业组织的转型升级,在国内价值链中提升企业、网络和国家的整体竞争力,推动国内价值链的螺旋式、阶梯式攀升,最终实现以国家价值链引领或替代全球价值链,等等。

因此,我认为,该书选题意义重大,结构严谨,理论、实证和政策研究颇具创新性,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是多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在社会分工制度(体系、系统)领域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提出真知灼见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的一部创新力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04.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