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两江新区举行两江协同创新区概念规划暨启动区详细城市设计国际咨询专家评审会。来自全球建筑行业顶尖专家、知名设计单位、高校齐聚两江,“最强大脑”灵感碰撞,分享国际前沿城市规划资讯,为两江协同创新区贡献智慧力量。
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立杰在致辞中表示,两江协同创新区坚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重庆特色、高点定位,探索产、城、景有机融合的创新资源集聚模式,塑造具有未来城市品质和地域特色的新兴地区,建立秩序清晰、弹性适应的国际一流创新聚集区发展空间。本次会议既是一次专家评审会,也更是一次交流研讨会,期望通过评审活动,与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设计机构一起探索扩大共识,共同对协同创新区未来发展进行思想交流、碰撞和启迪,助力让重庆山水“颜值”更高,让重庆“气质”更佳。
高峰论道 城市规划前沿话题激荡
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兴起,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目标的战略支撑。重庆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对标对表中央决策部署,提出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自成立以来,两江新区便围绕国务院赋予的“长江上游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新时代新担当,如何借助东风乘势而上聚集全球高端人才和创新项目,把两江协同创新区这篇大文章做足做好,是两江新区跟上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高起点布局高新产业,瞄准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生物医疗、新型材料、3D打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江协同创新区把“科教创产”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将打造一流的创新资源聚集高地、科技创新示范高地、新兴产业孵化高地、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高地。两江协同创新区在规划伊始,即提出“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要求实现“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探索创新资源集聚模式”、“具有未来城市品质和地域特色”三大目标,并邀请国际国内顶尖设计团队进行设计。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何镜堂,国务院外专局美籍规划专家、前纽约规划局局长饶及人,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国际建筑协会理事周畅,玛莎舒瓦茨事务所合伙人及设计总监马库斯·詹斯奇(Markus Jatsch),KPF高级总监、香港大学城市设计原系主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史蒂芬(Stefan Al),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阳建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和平作为专家评审,分享了他们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的探索经验,从城市发展历程、未来趋势、实现路径等多个维度为两江协同创新区提出意见建议,这也对全球城市发展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规划建设经验具有深远意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