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10月23日电(陈琦)业委会不作为、物业公司与业委会时有矛盾,社区居委会想根治却心有余力不足。这一城市基层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难题,在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金祥社区有了新解法。昨日下午,两江新区首个环境与物业管理委员会在人和街道金祥社区成立。今后,物业、业委会、业主都将成为监督对象,出现问题将被约谈。
今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在社区居民委员会下设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督促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履行职责”,改进社区物业服务管理。
据了解,人和街道金祥社区成立于2018年初,辖区3平方公里。社区既是新社区,也是纯商住楼盘社区,常住人口有1.3万多人,社区需求多样化,业主与业主之间、业主与物业之间都处在磨合期,在物业方面的矛盾也比较突出。
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成立后,需承担什么职责?人和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盛勇介绍,管委会是在社区党总支(支部)领导下组织,通过居民代表推荐产生的,人员设置包括社区居委会委员、社区居民代表、人民调解员、党员骨干、网格员等。管委会成员的主要职责是监督业主和物业服务机构依法履约,主动为社区环境改善出力,同时积极向辖区居民群众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
盛勇表示,随着社会发展,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自我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加,由社区居民担任成员,不仅为社区管理填充了力量,更对业委会、物业公司加强了监督,保障居民权益,将矛盾化解在源头。
“环境与物业管理委员会的成立相当于给物业管理的各方找了一个“家”。” 重庆市物业管理协会会长罗渝陵表示,过去业委会和物业归不同的部门监管,发生矛盾后不知道找谁,如今,各方以居民为主体联结在一起,相当于把过去分开的两条线合并到一条线上。
两江新区国土房管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成立环境与物业管理委员会不仅是对物业管理的加强,也是社区治理的新形式,打通了物业与居民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能有效调解物业矛盾。
有关人士认为,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以社区为主的物业管理小区综合治理机制形成,有利于发挥社区党组织带领群众参与自治的优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