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秦尊文:深化“一主两副多极”发展战略

2018年10月24日 10阅读 来源: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在2015年12月召开的省委十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通过了《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一主两副多极”城市带动战略。刚刚结束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强调深化“一主两副多极”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中心带动、多极发展、协同并进的局面。

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准的中部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地位,武汉要加快建设“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以此进一步强化全省“主中心”地位。

襄阳、宜昌两市自2003年9月被省政府明确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以来,为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去年GDP双双突破3500亿元大关,处在中西部同类城市前列。襄阳要着力打造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宜昌要进一步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形成鄂西发展双引擎。

这次党代会首次明确了“多极”:“支持黄石、十堰、荆州、荆门、孝感、黄冈建设成为区域性增长极。”其中黄石要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十堰要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荆州要建成长江中游重要节点城市,荆门要形成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孝感被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黄冈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增长极、鄂东北中心城市,六市作为新的增长极,将为湖北“中部支点”的打造提供强大支撑。

作为这次党代会明确的“多极”,要加强与“一主两副”的协调互动。“多极”不是要超过“一主两副”,更不是要取代“一主两副”,相互之间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特别是可以通过武汉城市圈、宜荆荆城市群、襄十随城市群建设,进一步密切相互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黄石、孝感、黄冈要主动对接大武汉,积极参与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黄石、孝感要继续做好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黄冈要当好大武汉非省会功能集中承接区并继续开展“市校合作”。荆门、荆州要加强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的合作,共建宜荆荆城市群。十堰要加强与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的合作,共建襄十随城市群、汉江生态经济带,支持丹江口、老河口、谷城三市打造“丹河谷城市组群”。武汉市要对全省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继续做好对十堰、黄冈的对口协作工作。

同时,要加强“多极”之间的互动。如荆门与荆州之间共同推进蒙华铁路、荆荆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共同开发江汉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和环长湖经济圈,共同开展南方大遗址保护。特别是在水利方面,共同构建以漳河灌溉工程和引江济汉工程为重点的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以四湖治理为重点的水生态修复和保护体系,健全体制机制,强化联合监督,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两市的共同努力,带动江汉平原的振兴崛起。再如黄石、黄冈之间共同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黄石综合实力强,但发展空间受限;黄冈发展空间大,但工业基础薄弱。双方互补性很强。黄石要积极开展跨江合作,发挥对大别山区的辐射作用;黄冈沿江地区在对接武汉的同时,也应积极对接黄石,承接其部分产业转移。要重点建设散花示范区,将其建设成为黄石都市功能区、沿江城镇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跨江跨区域合作示范区。

此外,要加强与其他区域的互动。如黄石、黄冈要加强与鄂州的合作,在原材料、工业成品的生产加工上进行区域协作,对接冶金、制造业、建材、化工、生物医药等重大产业,特别是抓住顺丰机场建设机遇,共同发展物流产业和临空产业,携手打造鄂东都市连绵区和武汉城市圈同城化示范区;加强与咸宁的合作,共同推进旅游业发展和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十堰与随州、孝感合作,共同打造千里汉江汽车产业带,并加快推进鄂北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荆门要与随州合作共建大洪山旅游区,与天门、仙桃、潜江合作共建汉江生态经济带。荆州要与咸宁合作共推长江中游“645”工程建设,与恩施、神农架合作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