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浦东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采购大会,供需双方现场成交额就达到约1105万元。
本报讯 (记者 曹之光)10月27日下午,魅力长三角·2019上海浦东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采购大会在民生艺术码头落下帷幕。短短三天的展会期间,供需双方的现场成交额约1105万元,加上意向签约金额,预计签约总额有望达到5091万元。其中,“家门口”文化产品的预计成交额达2568万元,超过预计签约总额的一半,这意味着明年浦东人将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加丰富、更合口味的文化大餐。
去年2月首次举办的浦东文采会,改变了公共文化服务“拉郎配”的配送形式,为供需双方对接打造全新的开放平台。通过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引导供需双方共同扩展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种类和内涵。在前两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本届文采会以“文化联动长三角,服务送到家门口”为主题,扩大服务范围,吸引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的32个文化机构参加。通过集聚长三角文化资源,探索建立长三角城市群的文化协同发展机制,创新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供需对接模式。
在今年文采会现场,江苏、浙江、安徽这三个省各设联合展位,推介本省的文化产品。“这是我们第一次以集团的名义,来到上海推介精品剧目。”南京市演艺集团相关负责人安楠介绍,该集团此次带来的21部剧目中,11部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包括话剧《杨仁山》、越剧《莫愁女》、杂技魔幻剧《金箍棒》、民族管弦乐《桃花扇》、京剧《大明城墙》等等。据透露,除了剧目艺术水准高,每部剧都分为剧场版与巡演版,满足不同的场地需求。最终,南京市演艺集团的多部剧目被浦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相中。文采会期间,长三角精品剧目的预计成交额约152万元。
除了长三角文化产品首次大规模集聚,本届文采会还有一个亮点:根据“家门口”文化服务站3.0标准的需求,首次推出了每场在千元以下的文化服务。翻开总计1000多个项目的文采会产品清单,包括300多个千元以下的服务项目,涵盖文艺演出、培训讲座、艺术导赏等十大门类。在展会现场,三林、陆家嘴等社区的负责人来到上海东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展位,了解报价600元的陶艺文化讲座的具体情况。“市民过去想学陶艺,需要到唐镇的授课基地来。如今,我们也推出了送教上门服务。”东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吴建军表示。文采会期间,“家门口”文化产品以亲民的价格,提升了人气,并带动“成交额”不断走高。在展会现场,“家门口”文化产品的实际成交额约652万元,意向签约的成交额更是达到2568万元,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
为期3天的文采会已经落幕,它将对长三角地区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产生长期影响。文采会期间,由长三角各市、区、县文化馆共同发起的长三角文化馆联盟宣告成立。该联盟将促进长三角地区文化馆事业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整合长三角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合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数字化建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