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乐山:旅游与产业起飞 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2018年11月03日 10阅读 来源:凤凰网财经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位于四川盆地西南峨眉山麓的乐山,是一座历经三千多年的古城。

乐山三江汇流、山河秀美,拥有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东风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山、名佛、名人、名城“四位一体”。

旅游是乐山最大的比较优势,也是引领乐山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乐山还是四川的重要工业城市和四川清洁能源、新材料、建材生产基地。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站到新时代的起点,乐山也掀开了新的篇章、确定了新主线——“旅游兴市、产业强市”。

“四篇文章”,促进旅游兴市

今年9月7日至9日以“美好生活引领优质旅游”为主题的第五届旅博会在乐山举行。本届旅博会以“展示、交易、论坛、大赛”为核心,重点围绕买家考察、洽谈交易策划展会。3000余位国际性旅游组织嘉宾、旅行商、旅游投资商从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启程,直奔中国四川峨眉山市。

在不久前举办的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明确乐山为全省区域中心城市、支持乐山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并鼓励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这既是乐山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结果,也是全市共同努力争取的成果,更是省委赋予乐山的重要使命,为乐山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乐山通过自我加压奋进、跳起摸高,坚持把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促进旅游兴市作为引领乐山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的重要支撑,抢抓未来开放开发机遇,深化旅游发展“四篇文章”,增强乐山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文旅融合”,增强国际吸引力。擦亮“文化乐山、书香之城”金字招牌,打造特色演艺产品,开发必购文旅商品,打造精品文旅线路,充分展示乐山自然人文魅力;“扩容提质”,增强国际服务力。对照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要求,增强承载能力,完善通达网络,提升服务水平;“景城一体”,增强国际影响力。促进景城有机连接、景城功能互补、景城联动营销,发挥好景城相连这个乐山旅游的最大特色;“全域旅游”,增强国际消费力。树立“人人是环境、处处是风景”的理念,推进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

如今的乐山步步是景、美不胜收,旅游产业也呈现前所未有的盛况。2017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124.2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9.10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23.4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103万美元。2018年1—9月,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438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95.08亿元。

“四条路径”,推动产业强市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产业兴则城市强。乐山在阔步迈向四川旅游首选地的同时,也不忘产业强市的发展方向。

作为四川重要的工业城市,乐山在清洁能源、新材料、建材生产基地,双甘膦、草甘膦产能分别居全球第一、第二,多晶硅产能规模及综合实力现居全国前三,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新时代乐山将坚持把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产业强市作为加快建设全省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任务,通过“建总部、育龙头、强集群、提品质”四条路径,加快擦亮乐山现代产业“金字招牌”,全力培育光电信息产业、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着力打造中国绿色硅谷,为全省打造5个万亿级产业作出贡献。

资料图

建总部。加快建设本土企业总部、高新企业功能性总部、大型企业大集团的区域性总部,打造“总部经济、创新高地、现代新城”三位一体的总部经济聚集区;育龙头。坚持“内培”育强,加快“外引”选强,支持“小微”做强;强集群。突出园区引领,拉长产业链条,强化要素聚集,加快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提品质。以标准创建提品质,以核心技术提品质,以特色培育提品质,整体提升“乐山品质”的影响力。

新时代战鼓催征,新征程使命如山。未来,乐山将不负期望,进一步梳理挖掘乐山城市山脉、水脉、文脉,充分挖掘佛禅文化、沫若文化、武术文化、茶文化、小凉山彝族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着重培育音乐、文创、展会、影视、演艺等产业,加快推动文旅融合成果转化。乐山将为建成全省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而不懈奋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