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村镇箬岭村是歙县25个贫困村之一,也是省级旅游扶贫村。许村不但自然风光秀丽、环境优雅,且境内的始建于隋朝的箬岭“古官道”保存几近完好,吸引着背包客、驴友纷至沓来。
旅游扶贫、乡村振兴,农民能否真正受益是关键。借着乡村旅游的东风,箬岭村把旅游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渠道,依托沿山、沿村旅游资源,注重培育特色,创新业态模式,强化帮扶对接,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我们利用周末以及大型活动等节点,为贫困户提供扶贫专柜,供贫困户对外销售土特产品;同时,积极向超市以及酒店推广箬岭村的优质山货,给老百姓增加收入。”箬岭村扶贫专干臧强介绍。
今年77岁的方天德是臧强的帮扶对象。为了让方天德共享旅游发展红利,充分发挥“旅游+”的产业联动优势,臧强根据四季土特产品为他设计包装,对接销售渠道,增加收入。“我们村现在搞旅游,来玩的人都喜欢买我们的土特产,我一年光笋干、山核桃、茶叶这些山里货就能收入一万多块钱。”箬岭村茅舍组村民方天德一边整理油茶籽一边告诉笔者。
“以前的笋干都要拿到县城去卖,现在在家门口卖都供不应求了。”箬岭古道游越来越火,游人越来越多,农产品有了销路,脱贫致富就有了希望。谈起现在的好日子,箬岭村茅舍组村民方建才难掩喜悦之情。
旅游产业是箬岭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引擎。村里在积极修复维护古道,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鼓励当地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开办农家乐,朱子琴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2016年,朱子琴和丈夫先后参加脱贫技能培训,利用自家房子开办了万友农家乐。如今随着古道的名声越来越大,朱子琴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好。“咱们这里山好水好,一到周末来玩的人可多了,我们农家乐生意也是越来越红火,现在有时候一个月挣的钱比以前一年还要多。”
与此同时,箬岭村依托箬岭古道旅游服务带搭设旅游扶贫平台,整合各类资金在服务带沿线建立了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公厕,增设和完善了标识标牌等旅游基础设施,整村旅游接待和服务功能大大提升,形成景村一体的旅游业态,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发上了“旅游财”。
如今,箬岭村一年四季都有游客,直接或间接带动当地三分之一村民实现就业,每年为村庄带来近百万元的旅游收入。产业兴、生态美的变化背后,凝聚着箬岭村大力发展旅游扶贫的智慧和心血。“旅游扶贫引来了致富‘活水’,既让贫困村留住了青山绿水,又发上了‘旅游财’。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宣传力度,把旅游功能进一步放大,通过旅游带动老百姓致富。”歙县许村镇箬岭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章隆念对箬岭村的明天信心满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