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吴燕 记者 鹿伟)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是南京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具体路径和创新平台。11 月 9 日,南京举办以"智汇金陵、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新型研发机构国际合作大会。会上,五大国际化合作项目落地江北新区。据悉,新区新建国际化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和已建新型研发机构签订国际化合作项目数量分别占全市总签约量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五大国际化合作项目落地
在此次主题大会上,江北新区分别与诺贝尔生理奖和医学奖的评选单位 ---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肿瘤治疗领域核心团队和斯坦福大学生物信息学方面核心团队成员合作共建南京融康博临床医学研究院与南京医基云医疗数据研究院。
其中,南京融康博临床医学研究院是由新区中欧迷你硅谷引进并落地的一所国际化新型研发机构,是新区近年来与北欧重点创新国家—瑞典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阶段性成果,它将引入建立多组学为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的协同创新机制,打通精准医学研究和生命健康大数据到临床医学转化的关键通道,实现肿瘤、慢性病和老年病的预防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的产业化。
南京医基云医疗数据研究院依托南京江北新区在建的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基于江北新区超算资源和基因检测设备,依托独家专利技术重点开展基因测序、生物信息、肿瘤免疫疗法等方面的研究,形成肿瘤,基因两大领域的产业聚集,助力新区"基因之城"建设。
此外,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江苏长三角智慧水务研究院、南京迪天高新产业技术研究院还分别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德国 HST 系统有限公司、韩国 JIU 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项目和人才引进协议。
"芯片之城"——
大咖做客江北,六个国际化项目集中签约
江北新区未来的产业布局什么样?"两城一中心"!即建设"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其中"芯片之城",以台积电等龙头项目为支撑,以展讯通信、ARM、Synopsys 等顶尖芯片设计企业为引领,构建 IC 设计为引领的集成电路完整产业链,到 2020 年形成以芯片设计为核心的集成电路千亿级产业集群。
此次,江北新区举办了主题为"创芯未来、国际江北"的集成电路专场对接活动,活动吸引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刘仁辰、和利资本管理合伙人孔令国、新区集成电路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南京低功耗芯片技术研究院、南京通讯集成电路产业技术研究院负责人等国内外 120 余位集成电路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人参会交流。
在此次活动中有 6 个国际合作项目现场签约,包括射频 MEMS 器件的物理原理和高性能器件设计的高端培训项目、计算密集型电路高能效优化设计项目、屏蔽栅沟槽 MOS 芯片项目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集成电路国际项目的签约助力江北新区"芯片之城"的建设,更为江北新区的国际科技合作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进一步擦亮了江北新区这张南京科技创新走向全球的"名片"。
"基因之城"——
海外项目集中路演
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潺嵋介绍说,目前新区拥有生物医药企业 700 余家,生物医药产业收入占南京市的一半以上,已经成为全亚洲最大的基因测序基地,年测序能力达 40-50 万人次。预计到 2020 年,新区生命健康产业销售收入将突破 1000 亿元。
为助力江北新区"基因之城"的国际化发展,推动顶尖创科学与技术向新区集聚,新区依托今年新成立的南京江北新区牛津海外创新中心组织举办了主题为"生命健康领域的新兴技术、创新产品及数字医疗服务"的国际项目路演活动。活动组织了新一代心脏辅助器等 16 个来自英国的优质项目,涵盖医疗大健康和人工智能等领域,项目吸引了来自上海、无锡、常州、宁波等长三角内 30 余位企业家和专业投资人参与。
此外,新区借力省第六届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召开之际,向受邀参会的 10 位驻外科技外交官专题推介了开放创新发展环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