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庆两江新区获悉,年初开园的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集聚效应已经显现,截止目前,共吸引投资492亿元,新增企业落地562家,聚集数字经济类企业3300余家,正成为重庆“数字经济”的发展高地。
多措并举推动数字产业园快速发展
今年1月,两江新区正式印发《智慧两江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将深入推动重庆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建设,以形成智慧城市示范地标。
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唐峻介绍,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自挂牌以来,园内楼宇项目建设和硬件设施改造加快提速,产业园核心区新增物业23.7万平方米,按“拎包入住”标准完成10幢10万平方米楼宇装修,实施一批楼宇外立面、消防、车库改造,更新主要楼宇、道路标识标牌及导视系统,完成16万平方米停车场(库)智能化升级,园区的企业生态家园体系有了明显优化改善。
有了完善的配套设施,人才的培养和集聚成了工作重点。产业园以重庆互联网学院为基地,引入NIIT、联通学院、同济大学研究院等10多家教育培训机构,举办大数据核心技术及应用技能培训,开设数据开发、人机对弈、虚拟现实、自动驾驶等课程,今年培训量达15000余人次。
此外,产业园还牵头组建了“重庆数字经济人才服务联盟”和“数字经济人才库”,集聚数字经济高端人才,为产业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如今,产业园发展态势良好,运行成效明显,园区数字经济全产业生态链初步形成,园区内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相应产值较快增长。截止目前,产业园已聚集数字经济类企业3300余家。”唐峻表示。
引领创业打造创新企业的集聚中心
重庆首家物联网产业园—博端众创空间近期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已有10余家物联网及产业链相关企业入驻,这标志着重庆两江数字产业园内又增加一重量级专业创新中心。
“博端创新中心致力于打造众创空间、加速器、创业导师,为创业者及企业提供包括共享办公室、行业交流、创业辅导、工商注册等360度孵化生态链服务。”博端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园区还集聚了包括腾讯、猪八戒、赛伯乐等创新中心,国内知名互联网创新企业阿里巴巴创新中心也即将入住,园区经济效益、规模效益、社会效益明显。
以腾讯(重庆)众创空间为例,该项目自落户数字经济产业园以来,累计有98家企业入驻,现入驻38家,入孵企业总获专利48项,实用新型专利36项,知识产权约155项,吸纳从业人员累计约1420人,总产值超过9000万元,其中年产值过千万达到5家。
据了解,众多创新中心与其他项目已经形成了互联网商务、互联网媒体、大数据、众创空间的互联网+产业基地。如今已入驻创新型、创业型企业200多家,累计孵化培育中小微型、创新型企业140余家,集聚创业创新人才上万人,企业年产值总计突破100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200亿元。
协同发展建成数字经济创新地标品牌
根据规划,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面积为50平方公里,由“一核心三基地”构成。其中,照母山片区15平方公里(含未来智慧生活体验园2平方公里),定位为研创核心区;水土片区12.5平方公里,定位为智能制造基地;龙兴片区13.3平方公里,定位为科技融合创新基地;两路寸滩8.4平方公里,定位为智慧加工基地。目前一期已正常运营,二期也已于2017年底建成并启动招商。
渝兴公司副总经理张小平介绍,互联网一期主要打造移动互联网、移动游戏、移动新媒体等;互联网产业园二期主要在一期基础上,重点打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经济产业,以进一步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全面推动重庆经济结构转型。
据了解,互联网产业园二期已吸引中科云丛、软通动力等26家“智慧”企业入驻,随着招商引资的继续开展,更多大数据、智能化企业将加速落户。预计到2020年,互联网产业园二期项目将实现产值300亿元。
“到2025年,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将建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数字经济发展支撑体系、供给体系和市场体系,集聚一大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形成重庆照母山数字经济创新地标品牌。”园区相关负责人透露。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