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晨,薄薄的晨雾轻笼着江淮平原,一架美国康尼航空公司的波音747大型货机打破宁静,徐徐降落在合肥新桥机场。这是美国航空公司首次在合肥机场开通的定期货运航班,该航班进港货量为16.4吨,出港货量为101.2吨,搭载的货物主要为数码及电子产品、服装家纺、工程机械配件等。
同一时间,400余公里外的上海,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曾锡文早已投入工作,忙着向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中外客商宣介,“当前,中国消费市场正在加快升级,需要更多的产品和品牌,联合利华产品线丰富,能有效满足这一趋势。一旦需求市场成熟,联合利华把这些产品第一时间落到位于合肥经开区的工业园进行本土化生产,航空货运保证在第一时间送达客户。”
时空缩短一小步,产业发展一大步。当年凭借“试验田”体制机制优势,合肥经开区同全国其他21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样,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窗口”。如何持续保持窗口地位,在转型中率先突破,从合肥经开区实践来看,如果说创新是法宝,进一步开放无疑是创新的动力之源。其开放和创新实践,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是增设合肥航空港(进境指定口岸)、空港B保等国家级开放平台和一系列创新平台,在制度上进行布局。二是坚定不移地开展“创转升”行动,向亩均要效益,在要素上进行布局。三是实施“南优北拓”、南北联动战略,在发展空间上进行布局。三大布局,奠定了合肥经开区新一轮转型发展的根基。
“新时代,新形势,我们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就要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对二次创业‘干什么事’,标注新的刻度。”合肥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伟说。
有了“刻度”,剩下的是如何精雕细琢。
9月7日,随着合肥海关副关长温劲松宣布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关运营,合肥泓明保税物流有限公司一辆载有集成电路备件货柜卡车顺利通过监管卡口,进入保税仓库保税存储。标志着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关运营。这是安徽第3个获批并封关运行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也是安徽省首个投运的空港型保税物流中心。随后,海程邦达公司集成电路备件货柜也顺利进区保税存储。
“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依托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产业优势和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功能,建有通关服务及展示中心、监管仓库、保税仓库、内外卡口及相关配套设施,具有保税物流、国际分拨配送、转口贸易、保税商品展示等功能,重点开展国际集成电路保税备件服务和跨境电子商务两大业务。”合肥经开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空港办主任刘声说,物流中心封关运营,为合肥及周边地区商品出口提供“境内关外”的退税便利,也为境外商品进入合肥创造“家门口保税”的政策优惠,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合肥经开区设有合肥出口加工区和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出口加工区2012年封关运行,今年1—6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2.3%,位居全国出口加工区第四。历经五年发展,建成全省首个空港型保税物流中心,运行首个国际快件监管中心,设立首个水果、冰鲜水产品和食用水生动物进境指定口岸,开通首条国际、国内定期货运航线等,空港经济示范区开创多项安徽“第一”,开启了合肥乃至安徽对外开放的新篇章。
对一个经济体来说,要适应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规则,前提之一是能够迅速对接并加以探索,而探索创新需要足够的产业聚集。合肥经开区之所以短期内取得这样的成绩,在刘声看来,开发区自1993年成立至今,区内十大主导产业已成为安徽全省支柱产业,七大创新平台、五大开放平台应势成立,这些既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基础。“我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开发区城市化建设、对外开放、调整产业结构、集约利用土地等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增设新平台,更能发挥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堪当重任。”
当然,以开放平台为代表的制度创新,主要是国家意志,体现的是国家“一盘棋”布局,合肥经开区抓住机遇,顺应了这一时势。从某种程度上说,开发区自身“顶层设计”,更能衡量其创新能力和执行力。
11月7日,记者在位于合肥经开区天都路旁的合肥经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二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个即将完工的生产厂房,占地约16亩,将建起两座大型生产车间,以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为联想笔记本电脑生产铝镁外壳及配件。公司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达到4亿元,亩均产值2500万元。此前,这块地产出一直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经纬电子”是合肥经开区挖潜土地空间,实现提质增效的企业典型代表。自2016年起,合肥经开区推出“创转升”行动,出台促进工业企业增效升级、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低效闲置用地清理处置、闲置厂房管理等四个方案,从规范管理和强化服务两方面入手,在安徽全省率先建立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制度。这一制度包括“亩均税收、亩均主营业务收入、亩均利润、环境保护指标、研发创新指标”等一揽子指标体系,从而形成了衡量企业绩效的标尺。
在“亩均效益”体系考量下,合肥经开区对企业进行ABC分类,实行差别化管理,从生产要素、政策奖补、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分类施策。2017年全区盘活3000多亩,今年新盘活1641亩。在“创转升”的引领下,全区338户占地工业企业亩均税收提升了16%,其中,A类企业亩均税收提升到32.57万元,占地比例提升到56.3%。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创转升”更大的价值在于,从实践看,产业升级困难在需求侧,但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则是在供给侧,政策创新和服务与时俱进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为重要。“创转升”这一制度设计,充分解决了当下开发区面临的空间发展不足与利用效率不高的普遍难题。产业“有机生长”,未必要直接给予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补贴,与其他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相比,这些也并非合肥经开区核心优势,通过针对性的政策创新和服务创新,因时制宜,给予企业最需要的“养分”。
随着“创转升”行动推进和开放平台落地,一个不容质疑的事实是,国家级经开区是制造业主战场,大型制造业高度集中在开发区内,充分带动了一个市、一个省乃至周边地区制造业发展,随着产业积聚,无论如何挖潜,无论是“飞地”还是进行复制模式抑或是托管,模式成熟的国家级开发区进一步扩容势在必行。
基于此,2013年5月30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成启用。同年9月,合肥市调整区划,合肥经开区整建制托管机场所在地原肥西县高刘镇,启动空港经济示范区建设。2014年6月,安徽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省级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空港示范区是合肥市“1331”重点打造的3个产业新城之一。
“在没有高端项目之前,一锹土都不能动。”合肥经开区对空港的这个定位,直至今日仍在执行。不同的是,如今,一个个大项目顺次落地。以长鑫12英寸存储器晶圆制造项目为核心的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一期已提前完成研发目标,正加快启动二期项目,以弥补存储器技术国内空白,而围绕高端制造业、航空关联产业、科技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已成集聚式发展态势。依托经开区南区优势产业资源,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医药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南北联动势头,一个国际化的先进制造园区已经“在路上”。
转型非坦途,打破瓶颈制约需要整体设计,但机遇始终握在有准备的人手中。合肥经开区把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与“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有机结合,通过实践,双向互动,实现了溢出效应、带动效应,不但有效地应对了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开发区自身也实现了转型升级。
“要始终牢记‘务实’二字。做资源的整合者,以重点领域突破,创新流程机制,带动整体工作推进。目标确定后,方法措施齐头并进,持之以恒,量变换质变。”杨伟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