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于11月22日晚在上海大剧院落下帷幕。古巴国家芭蕾舞团以一部融合了古巴风情与传统舞剧风格的经典芭蕾舞剧《堂·吉诃德》压轴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这也是古巴国家芭蕾舞团首次参演艺术节。该版本的《堂·吉诃德》由芭蕾舞大师艾丽西亚·阿隆索改编。上海爱乐乐团为闭幕舞剧《堂·吉诃德》现场伴奏。
古巴国家芭蕾舞团舞剧《堂·吉诃德》 新华网发
精心改编 戏剧性与体裁的完美统一
一提起《堂·吉诃德》,人们会想到塞万提斯笔下大战风车的骑士。阿隆索编舞的这版《堂·吉诃德》的剧情实际上与文学作品并不完全一致,它主要着眼于琪蒂和巴西里奥的爱情故事,堂·吉诃德成为了串起全剧的一条线索。
阿隆索将西班牙舞蹈风情和原著作品的文学内涵进行了有机结合,不仅洋溢着浓厚的西班牙风格,动作节奏感强,场面火红热闹,并且故事框架更为清晰,剧情生动略带幽默。国外媒体评价这部舞剧:“在将自已的元素添加在内的同时,对马里乌斯•彼季帕的原作也表示了充分地尊重。这一切使得这部芭蕾舞剧经典获得了它长久以来所缺乏的戏剧性与体裁上的统一。”
古巴国家芭蕾舞团舞剧《堂·吉诃德》 新华网发
炫技之作 教科书般的完美舞蹈
不得不提的是《堂·吉诃德》是一部观赏性极佳的“炫技之作”,展现了芭蕾无与伦比的精湛技术,深受观众喜爱。这一部舞剧也是那些舞蹈技巧登峰造极的演员们最喜欢的剧目,其中穿插着很多华丽的炫技段落,比如:男舞者的单手托举;女舞者单腿足尖长时间踮立的“绝技”——“挥鞭转”,极其考验舞者的平衡感和腿部力量。
而古巴国家芭蕾舞团可以说是在国际舞坛异军突起的一支队伍,“旋转”是他们的特点。古巴国家芭蕾舞团的演员旋转圈数多,重心稳,迅捷稳健,跳跃轻盈有力,能将很多动作能演绎得如同教科书般精准,即便放慢数倍,仍然无可挑剔,足以让芭蕾舞粉丝大饱眼福。
这部舞剧在表演的情感上也十分“走心”。剧中热烈的氛围,群舞的热情表演,让观众仿佛置身市井街头,感受到了浓烈的民族风情,和喷涌而出的勃勃生机。
古巴国家芭蕾舞团舞剧《堂·吉诃德》 新华网发
深情厚谊 与中国有不解之缘
这部芭蕾舞剧《堂·吉诃德》折服无数观众,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精彩的编舞来自于几近失明的艾丽西亚·阿隆索——19岁那年,正当她步入人生花季和舞台生涯之际,却意外地遭遇视网膜剥离,近乎失明。但她毫不气馁,凭借过人的敏锐和坚强意志创编了多部芭蕾作品。所有的音符和动作都映刻在她的脑海中,而通过演员投射在舞台上的是她最精彩的“心灵之舞”。
艾丽西亚·阿隆索本人与中国也有着深厚的情缘。她曾三次来华,还曾亲自指导北京舞蹈学校学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