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世庆:“一带一路”与成渝经济区及中国西部开放开发新探索

2018年11月28日 10阅读 来源:产业创新研究

一、西部地区在中国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一)西部地区基本情况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云、桂、黔、川、陕、渝、甘、青、宁、藏、新、蒙12个省、市、自治区,总面积超过680万平方公里,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13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1。2016年中国西部人口2.5亿人,经济总量15.7万亿元。十年前,美国学者加韦尔发表的文章“中国让西部与世界相连”预言:中国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使东部沿海从海上融入世界,今后,中国将再用三十年,从西部融入世界。

(二)西部地区“一带一路”建设动态

十多年来,中国向西开放不断推进,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八大“中欧班列”密集开行,对外贸易效率显著提升,北方、南方、海上丝绸之路联动推进,以西部地区为前沿或重点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快速推进。其中:新疆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巴三大走廊的前沿窗口,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核心地区,是面向中亚、西亚国家的重要交流通道、商贸物流枢纽、产业合作基地和人文交流平台。内蒙古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将建设成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云南、广西拥有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是孟中印缅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前沿窗口,未来将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一带一路”之于西部地区是仅次于西部大开发的又一国际性的重大建设举措,使西部内陆地区的大部分省市跳出地理区位制约,站到对外开放前沿。当前,西部各省市应找准定位、把握机遇,加速我国向西开放进程,推动国际经济版图重构。

二、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开放高地

(一)成渝经济区拥有良好的开放基础

成都是名副其实的“南方丝绸之路”发源地,长期以来,天府之国就源源不断地为丝绸之路提供着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商品。早在商周时期,古蜀便初步发展了与印度地区的陆上交通,成都丝绸通过上缅甸、东印度阿萨姆地区传播到印度和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地区,这就是现在我们提出的“南方丝绸之路”。早在三线建设时期,成渝就是国家战略基地的重点建设地区,一方面为国家安全和大国地位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进程和沿海地区高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和人才保障。后来在西部大开发中,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等对国家发展最为重要的标志性工程均在成渝地区汇聚。当下,成渝在我国西向和南向的国际合作通道中,更是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成渝经济区是中国西部的开放龙头

2016年,重庆、成都进出口总额双双超过400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均达到6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水平均超过80亿美元,拥有世界500强企业均超过270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快速推进,成渝正从内陆腹地变为面向泛欧泛亚的开放前沿,成都现成为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到法兰克福只需10小时,更拥有16家外国领事机构,仅次于上海和广州,其中9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八大中欧班列中,渝新欧、蓉欧快铁已成为运量最大、班次最多的两条线路,2016年开行班列达到873列,占全国1702列的50%以上。

(三)成渝经济区迎来重大开放机遇

成渝是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最好、城市和人口密度最高、最有可能成长为中国新的增长极的区域。全区包括重庆31个区县和四川15个市,常住人口近1亿人,约占西部地区的40%,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约4.6万亿元,占西部地区的30%。2011年《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颁布,成渝经济区建设被列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第四大增长极。2016年《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颁布,重庆、成都双核在西部地区率先拿到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入场券,将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全球资源整合和竞争,将在全球城市格局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三、成渝经济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和定位

(一)基本定位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城市群和主要交通线的连接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优区位,也是最有可能成长为区域增长极的点。当下,我国已经进入了“东西互动、向西开放”的重要发展阶段,成渝经济区已经成为连接我国西北、西南和中部的重要通道,更是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部分。下一步,成渝经济区应把握好向西开放的历史机遇,发展成我国对外开放的枢纽、高地。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指出,“成渝应利用内陆纵深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依托成渝城市群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和成都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把成渝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二)发展目标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对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目标做了整体设想。总体来看,到2020年,成渝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进一步提高,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体来看,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公共服务初步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指标上来看,人均GDP应达65000元,城镇化率超过60%。

结合成渝“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和“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基本定位,成渝经济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可望在开放合作、基础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迎来重大机遇,进出口贸易水平可望大幅提升,开放载体建设更加完善;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网络全面形成,快速接入国际物流大通道;国际合作更加紧密,更多国际产业园区落地。

四、成渝经济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构想

(一)南北双向拓展,全面接入“一带一路”战略版图

向南与云南、广西等开放桥头堡对接合作,结合成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合作潜力,重点依托“一带一路”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及海上丝绸之路,拓展南向开放合作对象,扩大南向开放空间。推进川、渝、滇、黔等相邻省区建立常态化议事机制,向南拓展国际合作。随着成贵铁路、渝贵铁路、成昆复线扩能改造工程全面动工,结合远期规划的成贵、成昆、渝昆高铁,成渝的西南出海大通道正在形成,与东南亚和南亚的合作拥有基础保障。应当提升“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的权威性,拓展协调领域,根据产业发展、贸易投资、资源开发等实际需要,建立西南地区协作委员会;汲取跨境资源开发经验,复制推广已有合作框架,如澜湄水资源合作开发机制、CEPA等,深化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产业链式合作,聚焦能源开发、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互补领域,实现需求对接,突出合作的制度化建设,争取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协调的利益分享机制、高标准的贸易框架。

向北与陕西、甘肃等亚欧大陆桥沿线省市合作,特别是与西安联合建设“西部高科技金三角”。目前,成都、重庆、西安三地之间的飞行行程均在一小时左右,高铁行程均在3个小时左右。随着交通体系优化、城市群发展和西(安)咸(阳)一体化、成(都)德(阳)绵(阳)一体化等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三地交流合作将会更加紧密,西部内陆实力将得到极大提升。2016年,四川、重庆、陕西三省市GDP合计6.9万亿元,占比达西部地区总量的四成以上,常住人口合计1.5亿人,占比达西部地区的六成以上。

特别要强调的是,“西部金三角”的高科技实力非常突出,成渝西均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经济角色,建国以来,在一五、二五、特别是三线建设中,国家在三市布局了大批高科技企业和顶尖科研院所,为地区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科技资源。据统计,2016年,西安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506家,全年技术市场交易额711.77亿元,申请专利量46103件,专利授权量38279件。成都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483项,科技项目投入资金12.6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44家,共申请专利98251件,专利授权41309件。重庆全年R&D支出约300亿元,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共12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454个,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5.95万件,获得专利授权4.27万件。成渝西三地一直保持着经济联系,2017年西成高铁建成通车,成渝西三地交通效率进一步提升,交流合作将进一步加强。未来可见的是,南北丝绸之路有效对接,“西部高科技金三角”国际地位、经济实力和开放程度都将大幅提升。

(二)“铁路、航空”重点突破,加快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

渝新欧、蓉欧快铁是成渝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打开对外贸易局面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其货源已向东延至宁波、厦门,向南延至昆明、贵阳以及珠三角地区。近期成都铁路口岸顺利获批整车进口口岸、冰鲜水产品进口口岸、肉类进口口岸等,未来成都建成波兰(中国·四川)国际商贸物流中心,波兰罗兹建成商贸转运中心,亚欧进出口货物转运通道将更加畅通,蓉欧贸易可望更加频繁。加之四川、重庆的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成渝经济区迎来重大贸易机遇,应当以渝新欧、蓉欧快铁等为纽带,以万州港、果园港、寸滩港、青白江铁路港与泸州港为窗口,整合成渝、周边区域、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物流资源,加快物流通道和口岸的配套和协同发展,提升成渝国际物流贸易水平。

以建设“空中丝路”为突破,创新丝路发展战略。成渝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天然适合建设枢纽。特别是成都作为国际航路重要节点,可以有效连接欧亚地区主要城市,是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搭建“空中丝绸之路”的理想城市。可探索构建以蓉欧为核心的国际直飞航网,以欧洲为核心,亚洲、美澳为支撑,构建远东航路中心。充分利用世界机场城市大会等平台,增开长程直飞航线,填补欧洲内陆和南欧枢纽城市,中东、非洲重要节点城市航线空白。强化口岸服务能力,建成更多适合航空运输的进境指定口岸,推广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促进信息交互共享。

(三)推进多重改革措施融合形成叠加创新效应

1.推进国际市场开拓和“一带一路”建设相融合,广泛开拓国际市场。目前成渝已与亚洲、欧洲、南美、北美、大洋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区域合作关系,但非洲市场仍未涉及,中西亚、美洲、大洋洲市场潜力也有待进一步挖掘。应当借“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深度融入金砖国家合作、环亚太合作机制等国际合作机制,充分利用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已有合作平台,着力培育中(西)亚新市场,大力开拓欧洲市场;组织企业走向国际,一方面通过积极参加哈萨克斯坦洽谈会、尼泊尔中国—南亚商品展会等手段,巩固提升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联系,另一方面组织企业赴美国、加拿大等地参加经贸洽谈会,重点是参与美国汽车展及坦桑尼亚、肯尼亚、南非—四川商品展览会等,开拓美洲和非洲等新市场。

2.推进国际交流和“一带一路”建设相融合,重点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容克投资计划”参与国、独联体国家。初步可锁定东南亚的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泰国、印尼、菲律宾,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欧亚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中东欧的波兰、捷克,西亚北非的沙特、阿联酋、土耳其、以色列、埃及18个国家。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以上国家均是“一带一路”沿线我国较大出口市场,成渝与其中多数有友好往来,包括开通直航、互设友城等,经贸合作发展空间很大。

3.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相融合,实现制度创新。2017年3月,四川重庆双双进入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建设名单,川渝将建成“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向西开发开放的“先行区”。成渝发展自贸试验区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从国家自贸试验区战略布局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角度实现“内陆”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特殊含义和重大使命。二是突出枢纽优势,在机场、铁路、综保区、空港及铁路保税物流中心的联动监管上寻找改革突破点,重点依托枢纽开展内陆转口贸易,明确将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对接“一带一路”,推动欧洲、中西亚和东南亚国际经贸合作的中介。

(四)强化区域协同纵深推进成渝合作

成渝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化一脉,经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建国后,四川和重庆的现代工业布局一直处于同一体系之中,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能够互相补充或者形成配套。2016年通车的成渝高铁将两地车程缩短为1个半小时,两地联系更加紧密自不必言。近日,随着《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颁布,四川和重庆签订《关于加强两省市合作共筑成渝城市群工作备忘录》,支持成渝经济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推进,加快交通、信息、市场等方面一体化进程,推进公共服务、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互惠合作。

一是坚持在发展战略、区域规划、政策设计、项目实施等方面的协同配合,特别是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专项规划编制和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加强沟通和衔接,合力争取国家支持。二是加快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进程提供有效保障。三是深化对外开放上的互利合作,重点是依托现有的开放口岸、载体和平台,充分发挥蓉欧快铁、渝新欧等国际交通线的对外交通运输作用,加快提升成渝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四是深化产业发展上的交流合作,以双方产业结构和特点为基础,以拉长两地产业链为目的,力争形成错位发展和优势互补的互惠格局,从而有效提升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五是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进程,积极推进两地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形成要素市场跨区域共建共享的有利格局。通过推进简政放权、降税清费等措施,清除市场交流门槛,形成川渝共赢的区域大市场。六是加强资源环境、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合力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大力推进旅游线路共建,加快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共享,共同构筑川渝全面合作的新格局。

五、“一带一路”背景下成渝经济区发展及西部开发的展望

西部地区是我国区域发展的短板,但“一带一路”建设又将西部地区推向了开放的前沿。成渝经济区是我国向西开放最有实力、最有基础的战略高地,“一带一路”背景下,成渝经济区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可望进一步优化西部开发格局,建立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成渝经济区作为西部“龙头”,是深化西部大开发、实施“一带一路”规划的强力支撑,更是促进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相融合的关键节点,应当从国家开放战略布局入手,深耕区域协同联动开放,着力广域开放合作,探索建立能够复制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内陆典范。值得注意的是,在区域协同中,成渝应进一步确立“龙头”地位,充分发挥“引擎”功能,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为支撑的驱动体系;在广域合作中,特别注重与国内发达地区、中央部委、大型央企的合作,以更高眼界更大格局谋划区域发展思路,将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一带一路”版图中最强劲的经济增长“发动机”。

参考文献:

[1]周咏红.东西部合作对西部发展的作用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2]约翰·W·加韦尔.中国让西部与世界相连[A].陈康.

全球主义者[DB/OL].2007-02-15.(原文标题为:《中国和伊朗:一条新的线路》,载《环球时报》2007年2月13日第6版)

[3]王思羽.中国欧亚大陆新开放战略:北部向北,西部向西[N].中国产经新闻报,2012-07-17.

[4]新华网.李克强出席首届中国—亚欧经济发展合作论坛并致辞[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9/01/c_121949429.htm,2011-09-01.

[5]沈晨.李克强访欧强化向西开放推能源与城镇化合作[N].中国新闻周刊,2012-05-11.

[6]王喜莎.打造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J].实事求是,2011,(1).

[7]丘雪薇.完善西部出境出海运输大通道建设的战略思路[J].中国港口,2011,(10).

[8]裘品姬.实施新疆开放战略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J].宏观经济管理,2011,(5).

[9]刘世庆.中国西部对外开放与南丝绸之路[J].中华文化论坛,2008,(12)

[10]中共成都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成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研究[J].成都发展改革研究,2016,(1).

注释:

①、②数据来源:由中国统计年鉴(2016)整理而得。

③数据来源:2016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④中欧(重庆)班列突破1000列成我国首个突破千列的中欧班列,

http://cq.cqnews.net/html/2017-03/24/content_41064804.htm;这是蓉欧快铁2016年的成绩单,http://www.sohu.com/a/125797382_468675。

⑤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2016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33978/34499/xgbd34506/Document/1476358/1476358.htm,2016-05-04。

⑦国家发展改革委.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http://www.ndrc.gov.cn/zcfb/zcfbghwb/201106/t20110602_807003.html,2011-5-31。

⑧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2016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⑨数据来源:2016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成都市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