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动高新区和凤机电产业园高质量发展

2018年11月29日 10阅读 来源:金陵晚报

  如今,溧水高新区和凤机电产业园成为了和凤镇新招牌。该镇围绕机电产业发展,重新布局园区规划,加快创新载体建设,规划总占地300亩,17万平米高标准厂房及相关研发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开启和凤机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篇章。

  目前,一期65亩,已开工建设。推进园区道路、绿化、杆管线入地等工程建设,集职工食堂、宿舍、人才公寓、服务中心等为一体的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已投入运营,园区功能配套逐步完善。

  园区规模:引进十多家台资企业

  “我们园区咬定机电产业不放松,引进了十多家台资机电企业,致力于打造百亿级机电集合体。”和凤镇企业中心主任胡晓春说。

  高崎、川钿、大同……这些名声赫赫的机电产业都已相继入驻工业园区。成为了园区内的排头兵。

  据了解,高崎、川钿均已分别实现2亿元的产值。而更重要的是,这些龙头机电企业的入驻,将会吸引更多的机电上下游企业配套前来洽谈。

  “目前,已经有一些企业在洽谈中。”胡晓春说,“而且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能够争创一区多园的样板。”

  近日,区人大前来调研和凤镇经济发展情况时,对该镇的机电产业发展也颇具信心。“我觉得和凤镇的机电产业大有可为,趁着我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园区内的机电企业也要积极融入发展大潮,在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及配套方面要谋发展。”

  瞄准良好的机电产业基础,主动出击,以商招商,好中选优。今年以来,据统计,园区已实现签约项目8个,在手在谈项目14个,重点跟踪项目7个。园区共集聚以台资为主的机电企业8家,相关配套企业10家。目前,已形成了包括整机生产区、配套协作区及机电研发中心等机电制造业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

  2019年,该镇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国际水平、行业龙头、紧盯台资机电,围绕以商招商,主动出击,全年引进以台资企业为主的企业不少于6家。

  提供服务:启动“一站式”企业服务模式

  走进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功能齐全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再往里面走,会看到敞亮整洁的员工餐厅,一排排整齐大气的宿舍楼,甚至还有品种齐全的便利店。

  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提升,集职工食堂、宿舍、人才公寓等为一体的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已投入运营,和凤机电园区正式开启“一站式”企业服务模式。

  “来这边工作,不必要为住宿、吃饭而发愁,园区配套一应俱全,在企业中遇到什么问题,直接去园区综合服务中心询问,几乎所有的事情不出园区就能办成,我没什么顾虑的。”在高崎工作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

  “企业就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当好‘店小二’是我们该有的姿态,企业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尽最大可能提供,甚至我们要主动去联系他们,解决他们的疑惑。”园区管理人员介绍。

  据悉,今年9月,和凤镇率先将涉及企业服务的企服中心、安监、环保、科技、统计、建设管理、招商、招工、园区设施管理等9个部门全部下沉园区一线综合办公。面对面、一站式的窗口服务,提升了服务质效,拉近了政府与企业的距离;针对企业留人难、用人难的难点痛点问题,和凤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解放思想,找准症结,在人才引进上,超前谋划、主动服务。根据产业发展方向,与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互建“人才培养基地”和“人才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地三方合作,集聚机电产业相关技术人才,为园区内机电企业解决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同时,组织台湾大同等企业“走出去”,赴上海、安徽、郑州等地,召开专场人才招聘会,引进高技能型人才16名。

  打造成果:科技创新产品展亮点

  一年来,该镇紧紧围绕壮大实体经济,以区制造业大会召开为契机,贯彻实施“两落地、一融合”战略,抢抓“一区多园”机遇,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工业经济稳步提升,发展形势喜人。主动对接溧高投公司,率先完成资产移交工作。在过渡期,招商工作、企业服务、项目推进“三不停”,受到区里肯定。

  2017年,实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创省高新技术产品1件,创省级专精特新产品2件,申请发明专利159件,发明授权12件。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新认定省级民营科技型企业1家。新引进高素质人口150人,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取得初步对接效果。创清洁生产企业1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家,培育规上企业3家。

  今年,在手培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8家,有效申报发明专利180件,高崎电机“超高效三相异步电机”、嘉泰“多效蒸发结晶”等专利技术展现亮点。加大新型研发机构的引进与落地,促进东南大学机电研究院的成立及运作。

  力争通过三年的持续努力,在培育规上企业、高新企业、上市企业上,在开票销售、入库税收等规模和效益指标上,实现量质并举,率先建成一个营商环境一流、产业特色明显、创新创业前景广阔的样板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