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城是专门设置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机构的一种特殊区域。自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城———苏联新希伯利亚科学城问世,科学城已经走过了70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全球科技信息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不断推进,科学城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建设具有新的内涵的现代科学城,不仅有利于促进科学资源交流、科学事业长足发展,还可通过科学城建设所产生的外溢效应,促进所在城市集聚创新要素,构建创新驱动体系,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世界科学城发展的历程
自科学城诞生开始,这一具有独特功能的城市发展区域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不少国家结合自身特点,创建了本国的科学城项目。纵观世界代表性科学城建设历史,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 以纯科学理论探索研究为主的独立卫星城形态阶段
这一时期科学城的建立,主要目的是围绕本国重大前沿科学发展需求,集聚顶尖科学力量,开展联合科学攻关,提升本国综合科学研究实力。代表性的有苏联新希伯利亚科学城和日本筑波科学城。
新希伯利亚科学城是世界第一个以科学城命名的城市,位于俄罗斯的第三大城市新希伯利亚,距新希伯利亚市中心约30公里,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现以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和数十家科研院所为依托,一度集中了全国最为精华的各领域科学家,被西方称为“苏联的麻省理工学院”。筑波科学城位于日本茨城县筑波市,约有19万人口和大约300家国家及私人研究机构,是日本最大的知识和学术密集型城市。
(二) 以高科技产业促进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形态阶段
这一时期的科学城建设与世界第三次科技创新浪潮有密切关系。在发达国家加速推进科技创新的动力驱使下,科技创新与工业制造结合得更为紧密。科学城建设主要目的是发挥科技的内生增长力量,助推高科技产业化市场化应用,促进产品迭代升级。
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有欧洲和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科学城。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新加坡科学城,距新加坡市中心约8公里,占地1.08平方公里,有40余家科技型公司,科研人员10000余名,主要从事微生物科技、微电子学、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是亚洲著名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同时,德国慕尼黑科学城和英国苏格兰科学城,也是各自国家的电子信息产业科技中心,慕尼黑科学城是德国电子和微电子及机电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中心,集中了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高科技;苏格兰科学城是英国高科技产业中心,生产了英国80%以上的集成电路和50%以上的计算机及软件产品。
(三) “产城研教” 等融合发展的创新型新城形态阶段
这一阶段所创建的科学城主要分布于我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一些省会城市。这些科学城大多以原创性、基础性科学研究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发展为支撑,以高质量城市建设为载体,在强调基础创新的同时,还着力推进科技、产业、城市、教育、金融和商业等在空间高度融合发展,是城市科技创新高地、高新产业集聚区和宜居创业城区。代表性的有:北京海淀区的中关村科学城、昌平区的未来科学城和怀柔区的怀柔科学城,上海的张江科学城,以及广州、武汉、成都、合肥和杭州等城市的科学城。
二、我国新型科学城的定位与功能特征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和产业变革开启,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特大城市和城市群的不断演进发展,城市集聚高端要素、促进转型变革的内在要求更加强烈。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城市已经建设形成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体现发展要求,对城市和区域产生重大辐射影响的新型科学城。这些科学城普遍具有如下特征。
(一) 从空间布局看, 科学城是所在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科学城一般位于特大中心城市中心区或者近郊,规划面积在20平方公里~100平方公里不等,容纳人口可达30万~100万,是一个中型城市的规模。这些科学城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较为方便,便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交汇。例如,成都科学城距成都中心城区约25公里,距天府国际机场约30公里,是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天府新区的重要科技集聚区;广州科学城位于广州黄埔区,是广州东部发展战略的中心区域,距黄埔港口18公里,距白云机场17公里,有广深铁路,广深高速公路、广汕高速公路及广州环城高速公路汇集。
(二) 从定位功能看, 科学城承载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前沿科学研究责任
不同于一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升级的各类高科技园区或特色工业园区,科学城还承担着国家战略层面重大科技创新职能,它是我国原创性创新、基础性创新的策源地、发生地和集聚地,主要开展国际前沿性、基础性、战略性研究,代表了我国综合性科学或者某一学科领域发展的最高水平。
(三) 从创新动力看, 科学城有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机构作为创新策动源
与苏联新希伯利亚科学城类似,我国科学城在规划选址启动期,就考虑要有一家或数家高水平的科研机构或研究型高校为依托,集聚数量众多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作为科学城的创新动力源、催化剂。例如,北京怀柔科学城以我国自然科学的顶级机构———中国科学院及其附属中国科学院大学、十余家研究所为依托,建有多个大科学装置和平台,其强大科技实力背景为其他城市望尘莫及。
(四) 从产研互动看, 科学城是科技成果转化及高科技产品生产和服务的重要基地
科学城有着最为优越的科技创新生态链和生态环境。以科技为种子,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将科技、教育、金融和商业等要素资源有机整合,吸引集中大批世界高科技公司入驻发展,同时,也为一大批创新项目和创新团队提供孵化功能,在国家重大创新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科学城所孵化的产业类型代表了当前产业技术发展主流方向和最高水平,对城市甚至国家的科技创新贡献作用巨大。
(五) 从运行机制看, 科学城都设置有符合科学创新特点的专门机构与机制
科学城之所以能够引领创新发展的前沿,除拥有强大的科技资源外,还需要有一个专业的机构行使建设、管理和运营职能,并打造高度灵活的投资营商环境和创新机制,使之成为吸引各类科技资源主动集聚并实现高度融合的“温床”。例如,北京怀柔科学城筹备成立了北京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加强科学城开发建设的统筹协调能力。北京中关村科学城注重加快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功能建设,创新股权投资新融资模式,试点外汇管理改革,实施外籍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积分评估制度,有效吸纳了全球各界科技精英。
(六) 从功能延伸看, 科学城是宜居宜业的高质量发展新城区
我国科学城在围绕重大科学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科学城高质量生态环境和医疗、教育、文化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打造,突出创新、生态、宜居等元素。科学城为各类入驻人员提供了优质的工作、学习与居家生活环境,成为世界各国高素质人才向往之地。
三、重庆创设科学城的重要意义
与其他同类城市相比,重庆科学城的规划与建设明显落后。未来5年~10年是重庆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及时谋划并高水平建设重庆科学城,是重庆抢占西部发展战略制高点,实现由工业城市向创新城市、智能城市转型的一个重要抓手,亦是开创重庆未来30年城市美好前景的一个重大机遇性选择。
(一) 重塑重庆超大城市空间格局的“ 引爆器”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年~2020年)》到2020年将结束,新一轮重庆城乡总规正在修编当中。面向2035年城市规划远景,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和国家级中心城市的重庆,有望向2000平方公里、1600万人级的超大城市迈进。应当从更广的空间考虑重庆“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构架。重庆城市建设必须越过两座南北走向的铜锣山和中梁山,从东、西、南、北四个空间方位打造城市新中心。位于中梁山和缙云山之间的城市西部槽谷地带地势平坦、建设条件上佳,具先发优势。可将重庆科学城建设作为重庆西部新中心建设的“引爆器”,成为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谋划城市空间思路创新的突破口,释放科学城在重庆主城空间秩序调整中的积极引导作用。
(二) 强化重庆城市创新资源配置的“ 催化剂”
《重庆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重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经济的韧性不够,还需进一步调整结构;创新创业创造氛围不浓,创新生态有待改善,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创新投入看,2017年重庆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足2%,远低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水平;从创新平台看,重庆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不到广州和武汉的一半;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不到天津的三分之一。中央部门所属在渝院所仅有4家,为四川(27家) 的14.8%、陕西(38家) 的10.5%;从科学家数量看,重庆仅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6名,不及成都的一半。科学城作为承载国家基础性战略性科学研究、创新应用研究的策源地,在整合高端创新资源、汇集高端科学人才、构建高端创新平台及营造优质创新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重庆科学城的创设,可“一揽子”解决重庆在创新方面遇到的创新投入低、创新人才不足、创新平台不够等问题。
(三) 提升重庆城市集聚辐射功能的“ 动力核”
从我国区域和城市发展规律和经验来看,演进中多形成双核型发展格局,如珠三角的“深(圳) —广(州)”双核、胶东半岛的“济(南) —青(岛)”双核、福建的“福(州) —厦(门)”双核。双核型发展格局比单极区域城市的发展形态更具稳定性、可塑性和持续性。城市内部的发展也有这样一个特征。当前,重庆的经济重点还在以两江新区为核心的重庆北部地区,而重庆的南部、东部和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重庆西部新城,是成渝城市群的重庆门户和战略前沿,是重庆与成都开展协作的重要平台,战略地位和价值重要而特殊,其城市价值和发展潜力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随着重庆北部区域建设的成熟,边际产出效益将不断下降。重庆科学城的规划,正是要立足于高质量发展,降缓资源富集于某一场域的梯度,释放发展的新动力,解决城市“北高西低”这一不均衡不充分问题。
四、重庆科学城创设的战略布局
(一) 战略定位设计
重庆科学城的建设,要强化创新驱动、生态优先、功能集成、精明增长,要从将重庆科学城的建设与发展纳入重庆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成渝城市群协作新格局等层面进行通盘统筹考虑,使之成为承载国家重大使命、践行重庆发展战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平台。要以重庆西部新中心为科学城建设主战场,培育打造继重庆两江新区后的“城市发展第二增长极”,构建空间发展的“反磁力场”,产生“双核同频、共振齐鸣”的磅礴推进力量。同时,以重庆科学城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进“重庆向西”战略,与“成都东进”战略呼应,共同推进国家级空间战略成渝城市群发展。
基于此,将重庆科学城定位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特色科学中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创新领航者、重庆城市发展第二战略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典范区。结合重庆科学城的战略定位,应承担四大具体功能:
一是前沿科学研究功能。引进布局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创新型大学团队和央企研发总部基地,依托高水平科学平台和创新人才,积极承担国家重大基础和前沿科研任务。
二是创新孵化功能。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结合,集聚世界一流企业研发中心,承担国家重大科研成果孵化及中试,开展科技成果中试、转化和产业化工程。
三是新动能培育功能。紧扣新兴科技发展趋势,推进人才、产业、信息与科技深度交叉融合发展,从而创造科技商业化应用场景,催生新企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和新物种不断涌现。
四是城市高端服务功能。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战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宜研、宜创、宜产、宜学、宜居、宜游和宜商的高品质城市副中心。
(二) 运行机制设计
为使重庆科学城战略定位能够更好地实现,需要做好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顶层制度设计,要建立高层级的统筹协调管理体制,提升调控能力,创新建设手段,避免行政分割、职能交叉、各自为政带来的种种弊端。
建议在科学城建设期间,成立重庆科学城建设指挥部,由一位市级领导担任指挥部总指挥长,市级相关部门、科学城所涉区级政府和市级投资平台公司作为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整合各方力量,统筹推进科学城的规划建设。科学城建成投运期间,成立重庆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行政级别至少为正厅级),由一位市级领导担任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及时研究出台重庆科学城近期实施方案和远景规划,作为重庆科学城发展的行动指南,注重此规划与重庆新的城乡总体规划、国土利用规划等的衔接。
五、相关建议
为更好地发挥科学城在推进城市拓展和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和功能,需要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倾斜,同时要加大自身投入与保障力度。
(一) 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争取国家在战略层面引导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国家队在重庆科学城设置更多的二级或独立分支科研机构;争取国家一批大科学装置、国家级重点试验基地入驻重庆科学城;争取央企下属科研机构有意识地向重庆科学城布局;依托重庆科学城创设“国字头”高水平科学论坛、产学研学术会议(博览会),并成为永久性举办地。
(二) 研究制定针对重庆科学城发展的特殊人才政策
建立“科学城特优学科(人才) 特区”,营造良好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人才使用和协作机制,通过特殊倾斜性人才政策实施,使科学城真正为世界科学资源要素的汇集地和顶级科学人才的向往地。
(三) 完善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
实施基础设施优先行动计划,超前规划并建设科学城市政道路及水、电、气和通信等配套设施,特别是要导入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 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密科学城核心区域轨道交通线网,尽早实施一批规划待建轨道线网项目,完善科学城的城市慢行交通设施。构建完善的教育、医疗、生态、商务和休闲等公共配套。
(四) 强化用地空间保障
将科学城规划的重点项目建设纳入全市重点项目库,并在用地指标上优先保障,同时通过产业用地转型、调整原有规划用地结构等措施,为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创新型大学团队和央企研发总部基地等入驻预留充足的未来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杨富文.世界科学城建设对怀柔科学城建设的启发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7(10):11.
[2]曾晓娟,宋兆杰.科学城:俄罗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J].科技管理研究,2013(10):9-12.
[3]褚劲风.世界科学城的类型、政府决策过程与区位选择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136-139.
[4]杨沛霆,卢存岳.建设科学城是国家的大政策[J].科学学研究,1986(3):53-61.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