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区域工业化进程及主要特征
从生产力角度看,人类社会依次由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发展到知识社会。在工业社会,工业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化进程影响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空间结构等。
安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1],但是区域内部各市工业化进程存在阶段性差异。以工业化程度系数为评判标准(见表一),2005年,17个地市中,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淮南、淮北6市的工业化程度系数达到1,率先步入工业化社会[2];安庆、蚌埠、滁州、巢湖、宣城、池州、黄山、阜阳8个市的工业化程度系数达到0.5,进入了半工业化社会;而六安、亳州、宿州3市的工业化程度系数低于0.5,仍处于农业化社会,成为全省工业化的“短腿”。区域工业化阶段性差异及特征主要为:
1.区域工业化阶段差异与人均GDP水平差异密切相关
从表二可见,各市工业化阶段性差异是与人均GDP水平差异密切相关的,说明工业化是造成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2005年,马鞍山、铜陵、合肥、芜湖、淮南、淮北、黄山等7市的人均GDP超过10000元[3],其工业化系数(工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基本超过4。黄山市的工业化系数为1,但是由于旅游产业的拉动力大,使其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第一梯队。其第三产业占比47.7%,仅次于合肥的49%。人均GDP相对较高的宣城市,虽然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一般,但是其农业产业化以及旅游经济的贡献大。亳州、宿州和阜阳3市的工业化系数低于0.5,仍处于农业化社会,其人均GDP排名也是倒数第三、四、一名,六安的工业化系数达到0.6,其人均GDP排名倒数第二,在于其老区、库区存在大量贫困人口。
2.区域工业化阶段差异体现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经济结构方面
从表三可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进程的相关性。非农就业比例超过50%的8地市依次为铜陵、马鞍山、芜湖、淮南、合肥、淮北、巢湖、安庆,其二产就业比例分别为34.5%、39.9%、27.8%、35.3%、27.8%、22.9%、29.8%、22.9%,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其中排列前六位的工业化程度系数达到1。非农就业比例较小的后3位地市分别是宿州、六安、池州,而二产就业比例后3位地市分别是亳州、宿州、六安,这些后进市也处于工业化系数最低的地市之列。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折射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偏差(见表三)。结合地市功能及经济类型看,第一类地市包括铜陵、马鞍山、淮南、淮北四个工矿城市,其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相比基本小于1。这些工矿城市工业比重偏高,且所带郊县较少,二次产业所占比重在56.4%-64.8%。第二类地区如芜湖、合肥、蚌埠、安庆属于综合性城市,三次产业比重相对较高,所占比重在38.1%-49.0%之间,其城镇化率与工业化比率大于1。蚌埠这一比率达到1.56,超过正常值(1.1-1.4),主要在于工业化进程落后,其工业化率仅为17%。第三类地区如滁州、宣城、巢湖、六安等,属于新型的中小城市,大多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对经济拉动作用逐步显现,城镇化率与工业化比率在0.81-1.11之间。第四类城市如黄山、宿州、亳州等,其城镇化率与工业化比率偏高,分别达到1.35、1.53、2.10,由于受旅游经济拉动,小城镇相对发达,黄山城镇化率偏高;宿州、亳州的这一比率偏高则是由于工业化进程极度落后造成的。
3.区域工业化阶段差异体现在工业布局及主体结构方面
区域工业布局及主体结构的差异,是形成工业化阶段性差异的直接原因。从区域工业布局看,合肥、马芜铜、“两淮一蚌”是安徽工业的主要集聚区。从表四、表五可见,合肥和沿江地区制造业较发达,属于加工型地区。合肥的交通运输、电器机械、化工、烟草,马芜铜等沿江地市的交通运输、电器机械、黑色金属压延、有色金属压延、非金属矿制品已形成较高的集中度。皖北地区和皖南山区属于资源开发型地区。皖北的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饮料、纺织等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开始形成支柱产业;而两淮地区则集中表现为煤炭、电力工业优势。皖南多数地市的工业更加分散,有色金属压延、非金属制品、文化旅游产品、化工等低层次加工业略占优势。
从主导产业看,合肥的汽车、家电、化工,芜湖的汽车,马鞍山的钢铁,铜陵的有色,两淮的煤炭,安庆的石化,蚌埠的食品加工,巢湖的化纤,六安的羽绒,黄山的印刷,已形成大企业集团或产业集群优势。而绝大多数地市主导产业尚未形成,区域产业集聚度低,专业化分工程度低,分散工业化现象明显。
从表五可见工业集聚度及产业集中度情况,全省78.1%的工业总产值集中在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铜陵、淮南、淮北、滁州7市,其余10地市仅占全省份额的21.9%。从各地第一位产业集中度看,马鞍山、铜陵、淮南、淮北四大工矿城市以及安庆市,由于资源型产业初始布局的原因,这一比例接近一半或以上,形成一枝独秀的局面。合肥、芜湖、蚌埠三大综合性城市与其他地市的第一大主导产业均是依靠自身力量逐步成长起来的,这一比例差异不大,在14%-29%,相对偏低。从各市前五位产业产值占比看,工矿城市最高;其次是工业规模偏小的地市;低于50%的只有六安一个市。
4.区域工业化阶段差异表现在发展速度及发展趋势方面
从工业化发展规律看,进入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速度持续提升,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步加大。工业化中期则是工业结构急剧变化时期,主导产业技术创新加快,大企业快速成长,产业集群化态势凸现,整体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2000年-2005年,安徽工业增加值超过30%的行业有12个,属于轻工业的5个,重工业7个。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3个,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2个。重工业中,采掘业1个,冶金业3个,化工业1个,装备制造业2个[3]。2000年-2005年,安徽汽车工业生产能力增加了2倍,汽车零部件产业增长了3倍[4]。奇瑞、江汽、华菱汽车,海螺水泥,马钢薄板,丰原农产品加工,铜陵有色电解铜等大企业集团销售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远高于一般企业的增长。一批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特色产业集群初具雏形,各类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25%以上[5],达到或超过平均水平。
从近两年看,先导产业、主导产业加速成长,支柱产业平稳发展。2006年、2007年上半年,光机电、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先导产业的企业数分别增长25.5%、10%,实现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7.5%、33.4%,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个百分点左右。2006年,作为主导产业的机械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增长达到24%,高于制造业平均增长率,工业总产值占同期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3.4%。2000年-2006年,汽车产业占全省工业比重由4.3%提高到8.9%。2007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汽车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8.3%。而以食品、棉纺、乳制品等为核心的农产品加工业,以钢铁、有色金属为核心的金属材料工业,以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和家用空调为核心的家电产业,以水泥、浮法玻璃和轻型建材为核心的建材工业,以及纺织等支柱产业,发展速度平稳[4]。
由于存在工业化发展阶段差异,区域工业增长速度及工业结构变化状况不同。合肥、马铜芜以及两淮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工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加,正由数量增长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化。黄山、宣城、滁州、安庆等大多数地市,正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二元经济结构得到改善,工业发展呈现数量规模型加速增长态势。由于人口众多、发展起点低、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工业经济集聚度低等多重因素,皖北、沿淮等一些地市,发展速度相对较低。
二、区域工业化路径选择
1.培育主导产业,完善产业体系
从功能角度看,区域产业部门是由主导产业领衔,配套产业、基础产业有机组合的产业体系。主导产业是指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强,可通过前向、后向、旁侧效应,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部门。工业化初期阶段,主导产业是以食品、纺织、建材、金属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工业化中期,钢铁、化工、机电、汽车等重化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安徽多数地市工业化初期阶段,应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积极吸收适用技术,提高产业层次。具体地说,皖北地区,应大力发展纺织、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以工业化拉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二元经济结构改善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皖南地区应尽快形成主导产业,可考虑选择木材及家具加工、纺织服装、旅游工艺品、非金属制品等产业,结合历史文化及自然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产业、文化产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地市,应将选择主攻方向、完善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率作为主要任务[6]。能源、原材料产业具有成本递增特点,四大工矿城市应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两淮地区应注重煤化工产业链延伸,加快培育医药等新的主导产业。马芜铜地区加快汽车、机电、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合肥在主攻装备制造业的同时,将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作为新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新型物流、商贸、信息、科技咨询、金融等第三产业,完善生产型服务体系,加大产业升级和转型速度,由二三一转向三二一。
2.加强产业整合,促进区域分工和产业关联
长期以来,在地区封锁、部门分割、所有制限制的经济运行环境下,安徽区域分工程度低,产业结构相似度高、产业层次差距大,分散工业化现象明显。从各地工业化阶段性差异出发,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引导、以市场为运行机制,通过产业整合、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化发展,从而提高区域分工水平。一是以经济圈(带)为重点,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业整合。合肥经济圈应该体现垂直分工为主,兼顾水平分工[7]。在产业方向上,合肥主要从事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将劳动密集型产业放到周边市县;在产品层次上,合肥主要从事终端产品生产,而将中间产品、配套产品放到周边市县;在工序环节上,合肥应主攻重要原材料生产和研发、关键零部件生产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而将一般加工环节放到周边市县。应鼓励同类企业或上下游关联企业通过参股、控股、重组、并购、联合等活动,完善以大型企业(集团)为龙头的产业分工配套体系和服务体系。并通过企业之间分工协作带动产业集聚,在地域上形成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基础产业紧密相连,有机结合的产业布局体系[6]。
二是通过产业链招商,引进工业设计、技术咨询、设备制造、零部件供应等相关环节短缺资本,提高重要原材料、能源等基础产业、配套产品的供给质量与水平,促进产业向高附加值、集约化和高加工度方向演进。各地应从产业结构差异及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出发,进行招商引资。比如合肥要立足于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重点引入研发、设计、营销、物流等产业链高端企业,提升产业层次。还应注重引进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档次,改变服务业结构,变“消费服务主导型”为“生产服务主导型”;变就地服务为辐射全省。
三是以既有产业优势又有相互关联的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应以煤炭、冶金、化工等优势资源为基础,增强产业聚集规模,延伸产业链,构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冶金化工产业集群、新型建材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等5大类优势产业集群,使其成为研发、创新、交流、信息、物流等中心。
3.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
安徽科技资源分布不平衡,全省30%的科技资源集中在合肥,约60%的科技资源分布在芜湖、蚌埠、马鞍山、铜陵、淮北、淮南、安庆等7地市,其余9地市科技资源拥有量只有10%左右[8]。需要打破科技资源的区域分割、行业封锁状况,提高科技资源再配置效率,以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
一是加大公共科技投入,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开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大型公共仪器设备、技术标准测评机构,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二是依托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科技中介,鼓励企业采取战略联盟、产学研结合等不同方式,构建行业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三是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为切入点,建立产学研官金商一体化的技术创新模式。对于生产规模和市场容量较大,集中度不高的冶金、汽车、化工等行业,依托国家级、省级的企业技术中心,联合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成立共性技术和共享技术的研究开发联盟。这种研究开发联盟不仅提供内部技术合作研究与共享,其服务范围可以覆盖整个行业,为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的研发、中试、检测等技术服务和咨询[9]。对于集中度较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机械、建材等行业,应建立地区性的研究开发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合作研究或中介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佳贵等.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6):12-17.
[2] 凌力.安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分析与思考[C].中国统计信息网,2006-04-2.
[3] 安徽统计年鉴2006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4] 安徽统计局.“双引擎”推动安徽工业强省——对安徽工业经济增长源的选择与培育[C].安徽统计信息网,2007-10-27.
[5] 安徽工业年鉴2006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7-28.
[6] 蒋晓岚.安徽主导产业成长性和带动力分析与对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11):2-6.
[7] 蒋晓岚.基于产业整合视角的合肥经济圈发展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2008,(1):24-27.
[8] 蒋晓岚.安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安徽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研究报告(2006年).
[9] 周凯等.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6,(3),21-24.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