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30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基点,创业是经济新常态下缓冲经济下行压力,缓解结构性改革阵痛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创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社会形态由“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加快转变的社会转型期,针对传统城镇化遗留的各类问题,借鉴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促进新型城镇化与科技创新创业融合发展,是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路径。
一、新型城镇化与科技创新创业融合发展的逻辑机理
科技创新创业是以科技创新为起点,以创业为平台的成果转化,实现创新链引领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就业链,进而促进城镇经济强体、人口扩容的发展模式。当前,全球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夜,3D打印、新能源、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在崛起,是我国城镇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良机。推进“人本、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离不开科技创新创业的强力驱动;科技创新创业的深入发展,离不开“城市社会”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空间载体支撑,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逻辑关系。
(一)科技创新创业是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基本途径
城市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加美好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21世纪,科技创新创业是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基本途径。一方面,科技创新创业是化解传统城镇化遗留问题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近18%上升到2016年的近57.4%;城市人口从1.7亿人增加至7.7亿人;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6个。城镇化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我们经历的城镇化过程却是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重复着西方发达国家曾经遭遇过的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病”。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房价虚高、管理粗放、应急迟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诸如此类的“城市病”给市民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2015年12月20—21日,中央第四次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解决上述城市病,需要城市发展理念、城市治理模式等与时俱进,而最根本的还是要以不断创新的科技手段等作为强力支撑,即:“突破城镇化过程中空间、人才、资源和效率瓶颈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应该通过科技创新集群化,集约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质量”[2]。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创业是开辟新型城镇化新境界的重要力量。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科技改变生活。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科技在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领域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城市的治理能力,改变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以交通出行为例,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利用综合交通信息平台进行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协同,已经成为综合信息数据处理与集成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智能交通云信息服务平台,既可为交通管理部门指挥调度提供决策依据,又可为各类交通参与者提供准确、实时的交通信息服务,达到任意人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任意通讯终端即可获取任意交通信息的无边界交通信息服务水平。依托“互联网+”平台,集众智搞创新,厚植科技进步的社会土壤,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为创业提供平台,在全社会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必将充分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不断优化城镇产业体系,广泛拓展城镇就业渠道和就业空间,不断开辟新型城镇化的新境界。
(二)新型城镇化是推进科技创新创业深入发展的重要依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试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城镇化是中国当前最大的内需所在,新型城镇化是推进科技创新创业深入发展的重要依托。首先,新型城镇化为科技创新创业积累资源要素。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历史过程。新型城镇化能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加快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随着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快速集中,城市用于科技创新创业的物质基础必然得到增强,从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助推科技创新创业深入发展。其次,新型城镇化为科技创新创业指明发展方向。新型城镇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也为科技创新创业指明了方向。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有效支撑和引领,如利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审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居环境、城镇住区、水系统循环、节约能源、大城市交通、土地合理利用、防灾减灾以及新的城镇规划体系等,是一批急需在原有水平上作重大突破的科技问题。[4]通过大众创业,构建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格局;通过市民的充分就业实现收入普遍提高,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到城乡每一个角落,积极发展利于促进民生改善的科技创新新业态等,都为科技创新创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最后,新型城镇化为科技创新创业提供扩散空间。科技创新创业的成果最终体现在对生产、生活与生态的改善。新型城镇化为科技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扩散空间,科技创新创业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大有可为。从世界范围看,全球50%以上的人生活在城镇,70%的GDP和85%以上的第三产业增加值都来自于城镇,90%以上的高等学校和科研力量也集中在城镇。从国内来看,到2020年我国将有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在十三五期间,将近1亿人口要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这些都凸显了城镇化的集聚效应。这种城镇化集聚效应有利于科技的传播与扩散,新型城镇化无疑会成为科技创新的扩散平台。[5]
(三)新型城镇化与科技创新创业均以改善城市生活为归依
美国城市社会学家雷·奥尔登巴克认为,城市存在三个场所,第一场所是居住的场所,第二场所是工作场所,第三场所是可供人们轻松聚集娱乐的场所。我国的传统城镇化模式,在居住和生活场所的打造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新的发展时期,城镇化过程不仅是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村景观向城镇景观转变、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转化的过程,也应该是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变革过程。[6]“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更加优质的城市生活为目标。科技创新创业是当前突破城镇化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一个重要目标也是落在如何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上。创新的本质不仅在于创造人们没见过、没用过的实物,更包括那些未听过、未曾想见的未来,以此刺激新的消费热点,创造新的生活方式。[7]不仅如此,城镇化进程中的创新创业必将融入就业模式的创新、工作形态的创新和休闲生活模式的创新之中,兼顾努力工作与快乐生活、减轻社会压力与承担家庭责任的统一,在城镇化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进程中不断提升城市的硬实力和经济效益、软实力和生活品质,从而推进城市创造力的繁荣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8]总之,新型城镇化与科技创新创业都以提高城市社会的生活品质为归依,目标同向、秉性互促,两者实现融合发展是资源要素优化组合的最佳途径,必将释放出巨大的发展红利,使城市生活越来越美好。
二、新型城镇化与科技创新创业融合发展的实践维度
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依靠资本驱动、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保持经济社会继续稳定快速增长,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必须创造新的发展环境,增添新的发展动力,优化新的发展路径,挖掘新的发展潜力。[9]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从主要依赖廉价土地和劳动力的“要素驱动”发展模式向主要以科技创新支撑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我国目前正处于“大城市病”集中爆发期,大多数超级城市、特大城市饱受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困扰,传统的技术和管理手段难以应付。[10]实现科技创新与创业的无缝对接,既是解决传统城镇化遗留问题的重要手段,又是应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各种挑战,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基本途径。新型城镇化与科技创新创业具有广阔的实践平台,在如下四个维度的需求尤其突出。
(一)城乡区域规划与动态系统监测
城乡一体的区域规划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制度设计。在区域规划中,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生产要素从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转变,实现区域城市单元繁荣向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发展格局转变,除了理念、制度、政策外,最关键的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促进城乡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基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现状,我们认为新型城镇化在区域规划方面有着巨大的科技创新创业需求。一是区域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和系统设计方面的攻关需求。目前,我国已形成了12个重点城市群①,无论是城市群之间还是城市群内部在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方面都还有很多的技术隔阂,导致一些新兴城市群去除行政、区域壁垒的制度设计空转。为此应强化科研项目立项、开发与应用,积极促进多元协同攻克城乡空间规划布局和系统设计方面的普遍难题及其关键技术。二是城镇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一体化配置与共享技术方面的创新需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均等化,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和新型城镇化的题中之意。能源、通信、交通、数据等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如何能从规划图层面落实到城市群发展和城市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大量的科技创新空间。三是城乡区域规划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互动模拟预测和动态监测等技术方面的决策资讯需求。在快速城市化的当下,部分规划布局的实施会带来一些不可测度或者测度不准确的问题,可能导致城乡区域规划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从而失去了规划的意义。为此,在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期,在城乡规划中就存在着城乡区域规划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互动模拟预测和动态监测等技术需求。这方面的技术难题一旦得以攻克,将极大地发挥规划的控制功能,从而提高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水平。
(二)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
新型城镇化是基于严控城市土地占用基础上的城镇化,不走通过城区面积扩充“摊大饼”似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而是坚持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和城市功能的内涵式发展理念。随着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向城镇快速聚集,相应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尚未跟进以及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日益增大,如何提升城市功能,节约高效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虽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实施以来,我国在城市综合交通、地下空间利用、城市防灾减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技术提升和突破,[11]但一些先进技术由于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尚未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得到普遍有效利用,多数新兴城市群在这些重点领域也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城镇化质量日益被普遍重视的转型发展中,城市功能提升和空间节约利用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科技创新创业需求。一方面,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防灾减灾、机械装备等重点领域,单项技术的突破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通过跨学科协同攻关研发的成套集成技术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对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其城市综合交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公交优先智能管理、市政基础设施、防灾减灾等综合功能提升技术和装备研发应用方面依然是发展短板,在加大科研创新成果转化、降低转化成本等方面还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土地勘测和资源节约利用、城市空间变化与交通模拟预测等关键技术尚待有效攻克。
(三)城乡低碳环保与绿色城市建设
实现城乡低碳发展,强化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特质。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选择,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为此,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应该“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12]。实现城乡低碳发展与绿色城镇建设蕴含着巨大的科技创新创业需求。一是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技术。在节能环保、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上寻求突破,并把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专业去,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节能减排、绿色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1]31二是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方面的普适技术。主要包括城市污水、垃圾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城市综合节能和新能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装备;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技术等。三是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的生态技术。主要包括室内污染物监测、净化与环境改善技术;城市环境生态调控技术、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与设备;城市与城镇群污染防控技术,以及居住区最小排放集成技术等。
(四)居民智慧生活与城市社会治理
新型城镇化以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让科技创新成果走进日常生活,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智慧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广泛渗透日常生活,城市的社会治理必然面临新的挑战,又为科技创新创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这需要我们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治理和运行。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方面的集成应用技术。包括城市网络化基础信息共享技术;城市基础数据获取与更新技术;城市多元数据整合与挖掘技术;城市多维建模与模拟技术;城市动态监测与应用关键技术;城市应急和联动服务关键技术等。二是民生改善和智慧生活方面的人本关怀技术。包括云平台、数据库、WiFi全覆盖、4G(抑或5G)覆盖方面的技术;大数据在公共卫生、医疗、教育、就业、社保、公共安全、社区服务和家庭服务等领域深度应用方面的技术等。三是城市社会治理方面的公共安全监控技术。包括“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运行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技术;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环境卫生、城市管网、园林绿化、生态保护等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和精准化技术;城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和智能管网等智能化管理技术等。
三、新型城镇化与科技创新创业融合发展的推进路径
(一)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治理体系
科技创新创业治理体系是由创新创业主体、创新创业基础设施、创新创业资源、创新创业环境等要素以及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创新创业中介服务等外界资源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国家与区域的不同层次。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形成、发展过程中,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9]。一是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联合研究,向社会全面开放共享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着力构建良好的教育和科研体系,为创新创业提供智力支持;总结和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创业孵化模式,搭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真正服务于创新创业的大众平台与试验型载体。二是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政府要减少对具体项目的选择和企业创新的干预,更多地运用跟投、后补贴、奖励等投入方式,加强与市场资源的协同创新。政府要减少对创新资源的直接分配,推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创业,让产、学、研、金、介、用等多方主体按照市场规则作出创新创业选择。三是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大力培育发展科技创新创业中介服务组织,作为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技术扩散、成果转化、技术评估等专业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普惠化。四是发挥省际协同作用。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省份具有较多的同质性,基于区位上的天然关系和国家的统一定位,要在科技创新创业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建立省际科技创新创业的统筹协调机制,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要注意在科技投入方面错位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互相为用,逐步实现区域市场一体化。
(二)发展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建设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关键在人才。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发展相对滞后,存在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高层次人才留不住问题始终是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瓶颈。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大投入力度,面向国内外吸引高层次人才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创业。应加快形成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人才引进激励制度,探索实施更加开放、灵活和柔性的人才引进政策,大幅度提升国际化人才比例。深化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避免行政化“参公式”管理约束科研人员,打破科研人才“双轨制”,促进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理流动。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规模培养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教育培养体系,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成长链,建立人才培养的协调机制,造就大批一线的青年科技人才。要大气魄使用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观念,放开视野选人才,不拘一格重用人才,为青年科技人才大胆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会,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能。三是加强对初创型企业的人才服务工作。初创型企业招人难、留人难,成为制约初创型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对初创型企业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升初创型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使初创型企业摆脱用工困境,缓解创业者的人才需求困难,提高创业者的积极性。
(三)强化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科技创新平台既是一种机制,也是一种载体,更是一种服务。要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将创新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13]应充分发挥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和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等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实施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提供空间载体和高效服务。一是强化规划布局。科技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在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结合各地实际,科学合理布局各类平台。要积极借鉴发达地区“众创空间”平台建设经验,以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为依托,推广创建“众创空间”,推进各省工业园区普遍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社会资金的进入,共同为创新创业助力。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创业平台的有效管理是其发挥平台功能的关键。应以制度的形式明确科技创新机制中的权责利,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制定合理的服务指标,以严谨的态度对待任何一个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投入产出评价机制。三是强化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创业平台是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大众创业活动的物质条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创业成效是影响平台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素。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培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增加科技成果对于市场的影响,推动科技进步。四是强化探索示范。各类平台要在实践探索中累积经验,着力在探索中进行制度设计,使各类科技创新创业平台能够发挥孵化、示范、推广功能,以更好地推动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四)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科技创新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等特点,创业更是具有较大的经济风险,营造宽松、平等、自由、包容、开放的生态环境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推进科技创新创业的重要保障。一是制定积极的科技创新创业政策。按照国家要求,结合各省实际,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制定或修改省级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出台科技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举措,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强化科技创新创业的资金扶持。制定出台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的意见,引导银行扩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消除创新创业者的后顾之忧。二是强化丰富科技创新创业的公共服务。改进对创新创业的公共服务方式,从政府数据公开入手,建设省级政府部门云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科技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业务的全部信息、资源、数据以及系统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三是构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明确市场导向类项目突出企业主体,对一线科研人员根据实际劳动安排激励支出。鼓励科技人员以自主科技成果入股创办企业。探索建设网上技术市场,推进技术产权化、成果资本化、转让市场化、交易网商化,为成果快速转化提供便利。四是着力构建公平的科技创新创业社会环境。要以科技创新创业者知识产权保护的创造、保护、运用为重点,大力倡导创新文化,适时修改完善相应地方性法规,加大省级联合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创新创业者的合法权益,形成全社会推崇科技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四、结论
推进“人本、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离不开科技创新创业的强力驱动,科技创新创业的深入发展,离不开“城市社会”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空间载体支撑,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逻辑关系。科技创新创业是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基本途径,新型城镇化是推进科技创新创业深入发展的重要依托,新型城镇化与科技创新创业都以提高城市社会的生活品质为归依,目标同向、秉性互促。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给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城市生活方式转变、城市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能够运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及时对包括民生福址、生态环保、城市安全、公共服务、工商活动、文化传播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从而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科技创新创业融合发展是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路径。要从国家与区域两个层面、从主力行业多条主线,使人这个第一要素激活、第一资源用足、第一主体担当,加快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治理体系、发展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强化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早日建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注释:
① 包括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共12 个国家级城市群。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甘丹丽.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对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6):41—45.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24.
[4]丁明磊,陈宝明,吴家喜.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型城镇化的思路与对策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3,31(4):18—21.
[5]于莲.新型城镇化科技支撑体系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2):46—50.
[6]张文忠.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北京规划建设,2014(6):47—51.
[7]周人杰.在生活中寻找创业创新的机会.人民日报,2015-05-27.
[8]蒋宏.“互联网+创新创业+休闲”:未来城市生活方式的思考.中国名城,2015(8):4—9,57.
[9]李文军.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作用.求索,2017(9):67—72.
[10]辜胜阻,杨建武,刘江日.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软科学,2013(1):6—12.
[11]王孟迪,张志华.我国城市功能与空间利用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促进发展,2013(6):132—136.
[12]沈小平.让科技创新成为生态文明的绿色引擎.科技日报,2015-05-12.
[13]胡一波.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与成果转化机制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5,33(1):24—27.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