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赣州经开区:深化改革焕新貌

2018年12月12日 10阅读 来源:澎湃新闻

资产总量突破547亿元大关、公租房6605套、农贸市场6个、棚改房128套、房产面积共计113.86万平方米......截至2018年10月底,赣州经开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投集团”)成绩喜人,亮点突出。

建投集团成立于2012年6月,注册资本达17亿元,是一家以赣州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为主业的国有独资企业。为适应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要求,建投集团主动发起市场化改革,不断拓宽投资领域、优化资源配置、放大资产效能、抢占建筑行业全产业链配套市场份额,努力做好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相融合这篇“大文章”。

深化市场改革 增强造血功能

“国有企业改革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走市场化的道路。”回忆起建投集团6年来的发展历程,公司董事长胡昊说,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建投集团已经成为一家集投资建设主体、建设融资主体、国有资产运营主体于一身的国有独资企业。但是,要增强企业造血功能,实现持续的发展壮大,必须通过市场化转型发展,打造一条建筑行业全产业链,提高集团市场化运作效率,强化抗风险能力,形成“反哺”功效。

为了推动集团平台向市场化转型,实现多元化、多方位发展势头,集团对现有结构、资产进行重组。重组后,建投集团下设4个片区子公司和12个全资市场化子公司,涵盖房地产开发、工业地产开发、建材贸易、工程建设、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农业综合开发、景区管理、餐饮、物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同时,建投集团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尝试与具有实力的民营经济进行合作,采取收购、参股、控股等形式大胆探索组建多种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

江西坤巽古建设计院有限公司就是建投公司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探索。该公司原先是一家私企,具有建筑工程乙级设计资质,主要经营仿古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2017年3月,建投集团控股后,促成了与中国建筑西北院的战略合作,全面提升了坤巽古建设计院技术支撑,扩大了公司品牌影响力,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377.99万元,实现净利润50.34万元。

激励约束并重 增强内生动力

“公司改革前,建投集团是典型的‘行政化’管理类型企业,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员工工作热情难以激发出来。”建投集团分管人事的领导说。

今年4月,建投集团结合公司体制、机制,在薪酬水平与市场薪酬对标的基础上,按“同工同酬”和“重业绩、讲回报、强激励、硬约束”的要求,探索研究了一套“与市场接轨、与行业相符、与地域相适、与业绩匹配”的薪酬体系。

同时,建投集团坚持“人员能进能出、职位能上能下”,既公开招聘又鼓励员工毛遂自荐,勇于挑担子。但提拔并不意味着进入“保险箱”,通过考核评比,实行末位淘汰,增强员工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建投集团在考评中优化奖励机制,按同层级岗位业绩考核原则分季度、年度进行评定,充分调动公司上下积极性,不断增强企业内生动力。目前,已完成对集团187个岗位的岗位价值评估,50个岗位、71个职数的双向选岗。

加快开放合作 提升竞争优势

11月27日,卢旺达大使代表团到赣州经开区考察洽谈合作项目。这是建投集团扩大开放、强化合作,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不断提升市场竞争优势的一个缩影。

2018年,赣州经开区紧抓经济调整转型和“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拓宽“走出去”道路,提升“走出去”质量,探索全球化运营和产业布局。

建投集团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公司、企业等社会资金参与土地整理开发项目,拓宽融资渠道。其中,蟠龙核心区项目就吸引10亿元社会资本投资。

随着国家对建设类国企平台的政策变化,建投集团将注意力放在房地产开发、标准厂房的高端配套以及工程产业配套等领域。目前,建投集团旗下四家公司已签订合同金额达10.65亿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