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岁末,正是忙碌与收获的时节。
沿着万家丽路一路向南,一幅生机勃勃的产业发展图景正在雨花经开区舒展: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一栋栋现代厂房拔地而起;忙碌的生产线上,一辆辆新能源汽车加速下线;激情洋溢的生产车间内,功能各异的工业机器人等高端智能产品,从这里飞向海内外。
数据显示,2018年雨花经开区预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340亿元,同比增长38%;预计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95亿元,同比增长22%;预计实现全口径税收25亿元,同比增长24.5%,园区的规模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速,在全市省级园区中走在前列。
如今的雨花经开区,敢干能干善干的企业和创新人才集聚,干事创业的豪情迸发。奋进的动能从何而来?正如雨花区委常委、雨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郭四军所说:“得益于将基层党建作为核心引领,全面锻造‘红色引擎’;得益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着力推进提质增效;得益于创新驱动的核心理念,汇聚攻坚奋进的内生动能。”
立足“一主一特”,推动产业高端化
科技加持,小块头也能变身大力士!湖南驰众机器人有限公司内,长3米、宽2米的小黄车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不仅能牵引重量数倍于己的货物斗车,每分钟还能完成直线120米的额定最大速度。今年该公司研发的无人驾驶牵引车系统,开创性地采用“惯性导航+磁导航+激光导航”方式,让无人车无论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都能灵活运转物料。
作为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新生产线取得的重大突破,比亚迪元EV纯电动车型于今年上市,不仅绿色节能,其续航里程还能大于300公里。
这一系列智造产品的问世,正是雨花经开区坚持“一主一特”产业布局,紧盯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产业、人工智能传感器及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力的成果。站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口,今年雨花经开区举措频频:实施园区现代化、产业高端化、体制灵活化、队伍专业化、环境优质化的“五化”大行动,实现园区转型创新发展,朝着全省最具综合实力、最具特色的千亿国家级产业园目标前行。
以政策之手,打造宜商宜企软环境。今年初,雨花经开区便出台《关于振兴工业实体经济扶植奖励办法》,针对项目招商、落户、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等进行相应的扶植奖励,目前已兑现奖励1400余万元,产业政策红利逐步释放。
科学决策、果敢施策。今年园区共引进项目46个,其中29个是主特产业链的强链、补链项目。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园区加紧培育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龙头企业,针对核心关键零部件和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精准招商,引进中南智能、西门子工业4.0创新中心、长步道智能光学总成产线项目等一系列项目,其中已开业运营的中南智能,全年预计可签订单超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同时,园区积极加大投入、优化环境,提速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新建道路4.6公里,并对环保大道、万家丽路和居民小区附近支路进行了提质改造。
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强大效应不断显现,雨花经开区更具时代气息、焕发勃勃生机。
帮扶小分队入企业解难题
“服务送上门、问题现场解,这场中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活动,真是一场‘及时雨’。”不久前,一场温情荡漾的帮扶行动在雨花经开区举行,14家中小微企业负责人畅谈融资现状和感受,提出需求和建议,与会的8家银行、基金、担保等金融服务机构一一回应企业需求,有的现场给出帮解方案。
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提升高质量发展动能,呼应长沙火热开展的“千人帮千企百日大行动”,雨花经开区掏真心、亮实招。
企业经营和员工工作中遇到法律难题?公益法律服务中心贴身来帮解;想提升产品品质,增强核心竞争力?“雨花工匠大讲堂”内革新理念,升级技能。全市“千人帮千企百日大行动”誓师动员大会刚举行,雨花经开区就将一场“送政策、送律师、送配套、送课程”的活动送到企业身边。为此,园区成立了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和“雨花工匠大讲堂”,将为企业提供面对面、点对点的法律服务,并通过讲座等方式为企业优化运营管理助力。
走访企业、收集难题、立行立解……雨花经开区第一时间组织多支帮扶小分队,确定了70余家点对点帮扶企业。同时,在深入调研走访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量体裁衣”、精准施策,按“一企一策”原则,尽可能地制订合适的“扶持政策集成包”,积极帮助企业对接市直部门及园区相关部门,推动政策尽快落地。
截至目前,园区已收集各类问题180个,涉及政策申报、人才需求、融资用地等多个方面。雨花经开区第一时间将问题制成清单,明确责任人和帮解时限,解决一个、销号一个。据悉,“千人帮千企百日大行动”开展以来,园区累计为企业兑现资金6000余万元。
“深入企业送政策、沉下身子听需求,以真抓实干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雨花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曾红鹰表示,接下来,园区将创新帮扶方式,根据企业不同特点、难点,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真正实现帮企业就是促发展、稳企业就是稳预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