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贵安新区湖潮乡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获“全省先进人民调解组织”称号;贵安新区消防支队花燕路中队执勤中队长助理彭云华当选全省第五届“十大消防救援卫士”。
近日,记者深入采访,采撷湖潮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彭云华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故事,分享给广大读者。
贵安新区湖潮乡人民调解委员会:
群众信得过的人民调解组织
“我是湖潮乡专职人民调解员胡茂江,你们的土地边界纠纷一案受湖潮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委托,由我来组织调解。如果没有异议,我们就按程序逐步进行……”近日,一场土地边界矛盾纠纷在贵安新区湖潮乡司法所调解室内进行调解。
双方各自提出矛盾的理由后,情绪非常激动,经过人民调解员2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化“敌”为友,满意而去。
“今天的调解我非常满意,很感谢你们。”接受此次调解的贵安新区湖潮乡芦猫塘村村民陈继国说,如果不是今天的成功调解,矛盾不知道要发展到什么程度,如果再往上申诉,只会加深双方的“怨愤”。
陈继国告诉记者,他和贵安新区马场镇马鞍村村民杨明华家的土地边界问题已经发生很长时间了,经过多次调解都没有成功。这个纠纷相对较为复杂,不是简单的两家边界问题,还涉及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的问题,也是历史遗留问题。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连涉及的两个村都拿不出依据来,没有经验的人民调解员是无法调解这个纠纷的。
“我从当文书时就参与村里的矛盾纠纷调解,调解的案件已经记不得有多少个了。”贵安新区湖潮乡聘请的专职人民调解员胡茂江说,他是第一次遇到此类纠纷,这也是他遇到的最难的一个,涉及的区域广、人员多,并且双方都没有可靠的证据,所以调解起来比较难。
“之前我做了很多功课,下了一番功夫,今天能将这个案子调解成功,看到双方都很满意,我就放心了。”胡茂江说。
近年来,湖潮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断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综合素质,坚持以“依法调解、构建和谐”为宗旨,将各项调解工作落到实处,成了群众信得过的人民调解组织。
湖潮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始终以人民群众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为重点,建立三级组织网络,实施“流动调解”,积极开展以“化纠纷、解难题、促和谐”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立足“叫百姓满意、让政府放心”的工作宗旨,尽心尽责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
2016年至今,湖潮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各类民间纠纷381起,成功化解330件,成功率达86.6%,其中,防止矛盾激化30起。
“为贯彻落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要求,构建和谐发展环境,切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我们充分运用乡规民约和民间力量,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湖潮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王远鹏说,他们在每个村设1名专职人民调解员、1名法律顾问。此外,湖潮乡专门聘请2名老党员、老教师作为专职人民调解员,聘请了8名具有律师资格证且有经验的律师组成法律团队,对湖潮乡人民调解工作及相关法律知识开展培训、咨询等服务。
据王远鹏介绍,湖潮乡将人民调解实行两级调解,人民群众有矛盾纠纷,首先由村级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再由乡专职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
“为了提高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能力,我们还通过‘平安夜校’,从人民调解业务能力及法律相关知识对调解员进行培训。”王远鹏说,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他们平均2周组织1次主题培训,旨在提高人民调解员的调解能力,丰富法律知识,总结工作经验,让各村的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游刃有余,及时解决群众的矛盾纠纷。
自今年初实行人民调解与信访联动机制以来,湖潮乡信访案件数量大幅下降,截至目前,湖潮乡信访案件数量为38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9%。
“荣誉属于过去,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召唤和激励湖潮乡人民调解委员会迈开铿锵有力的步伐,为实现新的更高目标而努力奋斗。”王远鹏说。
贵安新区消防支队花燕路中队执勤中队长助理彭云华:
用忠诚担当守护平安
“这份荣誉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这是对贵安新区消防支队这个大家庭每个成员的勉励,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提升各项救援技能,坚守好自己的工作岗位,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是贵安新区消防支队花燕路中队执勤中队长助理彭云华得知自己当选全省第五届“十大消防救援卫士”时的感言。
1990年1月出生的彭云华,上士警衔,从警11年来,共参加灭火战斗500余次,抢险救援战斗800余次,参加社会救助、扶贫帮困等为民服务活动400余次,营救遇险群众400余人,保护国家财产价值达1500多万元。
在一次次急难险重任务处置之中,在一次次临危受命之下,他成功实现了从一名普通消防战士向优秀士官代表的华丽转身。
“经过这些年来组织的培养及领导和战友的帮助,我越发热爱消防员这份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我都会奋勇当先,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挚爱的消防事业。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愿意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彭云华时常这样向队友们宣传着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崇高信仰。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彭云华主动落实中队支部分配的各项任务,大胆管理,严格要求,主动思考如何协助带好队伍、管好战士。他深知作为一名士官骨干,在中队中发挥着兵头将尾的作用。为此,他总是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让别人做到的,他一定做到最好、做得最多。
在强化自身素质上,彭云华坚持不断充实自己,无论是理论修养还是业务素质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特别是在被贵州省消防总队推荐到南京士官学校参加部局第二期士官长培训中,他与来自全国各地的94名优秀士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最后的结业考试中,脱颖而出,取得预任士官长的资格。
今年5月1日凌晨1时许,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和狂风席卷贵安新区,受强降雨影响,河流水位上涨,道路被淹,水库突破警戒线。一支31人的“野营团”被困孤岛内,其中还有6名儿童、1名孕妇和1名不足1岁的婴儿。
灾情就是命令。1时40分许,彭云华同战友一起到达灾情现场,经过现场侦察,水域面积较大,河道被水完全淹没,被困人员求救信号断断续续,不安情绪正在蔓延。
“从警11年来,我曾多次参加抗洪救援,相对来说有一定的经验,在救援中时间就是生命,我把想法与指挥员探讨后,经过指挥部同意,我接手了战斗指挥任务。”彭云华说,他先同民警、专职消防队一起对周边情况进行侦察,寻找安全的救援路线,随即组织中队人员把皮划艇、救生衣、绳索、照明灯具等救援装备集结好,做好救援准备。
通过对现场周边情况侦察后,彭云华将救援人员分为5个小组。“我们在大雨中等了1个多小时,就是在等待一个最好的救人时机。”彭云华说,待3时许,雨量减少,现场救援条件成熟,他立即下令展开救援,通过全体救援人员2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31名被困人员全部安全转移,无一人受伤。
“每次我在抢险救援时脑海中想到的就是把被困群众救出、把战友安全带回。”彭云华告诉记者,他最自豪的就是成为一名消防员。
“每天早上6点我们开始出早操,要进行5公里负重跑、单双杠、仰卧起坐等训练,风雨无阻。平时不出警时,我们要进行消防车操法、高空救援项目、水域救援等技能训练。每一次的训练,我们都以上救援一线的状态要求自己,力争救援时间的提速,在救援中提速1分钟就能挽救百姓更多的财产损失,在危难时刻1分钟就能给事故中的重伤员争取更多生的希望。作为一名消防救援人员,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彭云华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在身体素质、救援技巧等方面要求自己,守护百姓平安。
彭云华和他的队友们始终战斗在救援第一线,哪里有险情,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险情最重,哪里就有他们冲锋在前、英勇战斗的身影。
彭云华是贵安新区消防救援人员的代表之一。在贵安新区消防支队,还有很多像彭云华一样,为保护新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默默付出的指战员和消防救援人员。
记者手记
岁月静好,只因他们默默付出
在贵安新区各个乡镇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立足“叫百姓满意、让政府放心”的工作宗旨,尽心尽责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他们就是人民调解员。
面对各类民事纠纷当事人,他们热心、诚心,用真心、耐心,真诚为人民调解,为人民服务。
他们坚持依法调解,将各项调解工作落到实处。
2016年至今,仅贵安新区湖潮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就受理各类民间纠纷381起,成功化解330件,成功率达86.6%。
因为有他们调解各种“大事小事麻烦事”,防止了很多矛盾的激化,维护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在贵安新区有这样一群人,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消防救援人员。
他们有着为民服务的情怀,他们坚守着,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哪里有险情、哪里需要他们,哪里就有他们冲锋在前的身影。
无论是救援现场还是居民楼失火,抑或是一只流浪猫被困、一个马蜂窝扰民……他们一接到命令就立马行动,争分夺秒奋战,与时间赛跑。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那些险情中的“最美背影”,那是消防救援人员最好的语言。他们不惧危险,坚守岗位,为人民的生命财产付出最大的努力。
他们也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但在广大人民群众遇险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只记得自己是一名消防救援人员,记挂的是遇险百姓的安危。
他们在危急关头舍身为民,转移被困群众,勇救遇险人员,迅速排除险情,用血肉之躯搭起一座座“生命之桥”。危难时刻他们总是舍小家为大家,是他们负重前行守护了岁月静好。
今年1月至12月10日,贵安新区消防支队共接警113起,出动113次(含增援),出动消防车165辆次、消防人员1106人次,抢救被困人员79人,疏散987人,抢救财产价值119.5万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