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三角一体化下的科创赛跑:如何推动协同创新与产业化分工

2018年12月17日 10阅读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新一轮科技创新,从地方政府角度出发,应着眼于推进重大共性科技问题联合攻关、做好科技公共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积极探索从财政投入的跨区域合作出发整合各类科技研究与创新引导基金;在学科协同创新上,放宽招生指标与专业设置,共同打造长三角人才集聚的高地;在公共资源分布格局上,更加促进服务均等化等。

科技创新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科技创新也成为了实现一体化的重要的手段和路径。

11月19日,《上海市临港地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行动方案》对外发布,这是体现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的主动、重要、积极的方式之一。研析行动方案,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一城市新增定位的贯彻落实,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极核和世界级科学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策源地等。

“我们积极响应,组织各方力量加入了由上海方面提出的多个科技创新联盟或协同组织,推出的一些项目也在洽谈中”,11月23日,江苏苏南地区多个开发区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11月中旬,在金华举办的G60科创走廊科技创新合作圆桌会议及G60科创走廊高校优势学科与地方重点产业对接会上,长三角九城市(上海松江,浙江杭州、嘉兴、湖州、金华,江苏苏州,安徽合肥、宣城、芜湖)科技部门主要负责人共同签署了G60科创走廊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加快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公共平台建设、科创要素对接转移机制、科创园区(孵化器)互融互动以及推行科技创新券互认互通等方面尝试更多的合作等。科技创新在未来长江三角洲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和推动中国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同质化”不等于“一体化”

从产业角度看,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最大的成就是“国际代工”产业的形成,这种经济体系会对本国的自主创新产生挤出效应,使得中国制造业一直缺乏“心脏、大脑”。一方面,中国自身的研发产业和重装备工业等因缺少需求使得生存困难,源源不断被国外技术挤出;另一方面,因缺乏核心技术导致只能高价利用或引进技术,继而使得中国软件开发和应用水平落后。

此外,因为中国长期工业化倾向的资源环境市场配置和政府引导方式,使得当前长三角地区同质化发展现象较为明显。如长三角的主要16个城市中,选择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的有12个,选择汽车产业的有11个,选择石化的有8个,而高新技术产业也主要集中在IT、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上。

这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地方发展忽视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空间开发,出现了局部空间失衡,江苏全省开发强度已经超过21%,部分地区已经超过25%的红线。在通过对过去30年来长三角地区的开发区建设、金融创新等政策的空间演变研究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中科院研究员陈雯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一体化进程中,长三角各区域政策布局趋于扁平化,各城市开发区数量、规模、等级差异间逐渐缩小,特别是政策强度值差异不明显,各地发展条件趋于均衡。这种均衡意味着需要注入新的动力实现新一轮的发展。

因此,要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则需要形成新的动力机制;实现经济转型,就必须把利用国内低端要素进行国际代工的外向型发展模式,转为基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自主创新模式。这个新动力和新模式的形成,只有依赖科技创新。

那么,科技创新为什么需要一体化,或者说,一体化如何更好带动科技创新?对此,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学科需要互补性,任何地方任何城市,都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科技优势,但每个地方的优势科技可以进行协同创新。

其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有互补之处,比如,江苏产业创新中的制造业就需要“+互联网”,但这些转型中需要的技术仅在江苏本地显然无法独立完成。再有,科技创新需要有市场需求来拉动,长三角一体化有助于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效应。

而从资本层面看,长三角地区可以统一协调成立有助于科技创新的基金,来促进更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上述行动方案也提出,临港将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资金,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重点支持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创业孵化、人才引进、基金设立等,鼓励跨区域项目合作。

关键在于,一体化探索中的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在制度层面上要更加相互开放,破除本地的壁垒,从过度竞争转向适当合作,通过合作取得各自的利益最大化,这有利于科技创新在长三角更深层次推动。

科创赛跑促转型

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些年的采访看,长三角各地政府都在全力推动研发中心建设,都在积极引进和培育科创资源。在长三角,上海以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主,各地都已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努力探索将科教资源转换为推动经济成长的力量。

其中,江苏以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为依托,提出了建设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口号,南京在2018年初出台了建设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的意见;杭州则要在“十三五”期间打造成“创新创业新天堂”;合肥则被定义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作为长三角龙头,因为有来自国家层面的直接支持,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具备了对标具有全球影响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体现中心城市优势和功能的三层内涵,以解决体制机制问题、聚集和用好各类人才、营造创新生态环境等为切入点。从上海的实践看,主要在于“部市合作”,由国家多部委协同支持科创中心建设的局面正加速形成。

从上海近期有关科技创新的会议精神看,现阶段主要聚焦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着力提升集中度和显示度。上海提出,要加快推进大科学设施群、高水平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等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张江,加快建设科学特征明显、科技要素集聚、环境人文生态、充满创新活力的张江科学城,力争迅速做实、做强、做出影响。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龙头,目前各地对上海的期盼较高。多个地方人士认为,上海通过打造国际科创中心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不断提升服务于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降低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交易成本,服务于长三角其他地区国际制造中心建设的目标,从而整体提高长三角地区在全球的综合竞争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对非上海的长三角其他地区而言,则主要在于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形成对科创的产业化。

11月初,昆山就发布了打造产业科技创业创新中心的规划,建设国际一流的全国首个县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拟在未来的数年中政府投入将超过35亿元/年,建设3个不同侧重点的创新承载区,以推动更多前沿性原创技术成果率先落地转化。在浙江宁波,则抢先一步与中科院合作成立材料研究所,促使宁波成为了长三角重要的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

事实上,尽管各地的这些做法在具体执行上有所不同,但都是基于内需市场进行的自主创新。记者接触到的大量企业创新案例显示出,以苏南地区为率先探索,都在加速进行战略转型和产业升级,积极改变利用低端要素投资驱动型的发展模式,改造为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自主创新模式,紧抓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带来的新发展机遇。

纵观各地推动科技创新的抓手,一方面是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争取更多的新增创新资源,另一方面主要集中在围绕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对市场化的创新成果进行补助,想方设法解决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后顾之忧等等。

从昆山建立产业科创中心的配套政策看,已深化和拓展了对人力资本的认知。昆山科技局一位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对于2位中科院院士和团队高达1亿元的支持,就是以人力资本投资和人才制度创新为焦点,地方政府层面实质上是把人力资本引入到了产业政策中,尊重科技人员的智力劳动,允许人力资本可以与物质资本一样作价入股,以此激励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长三角科创如何协同

江苏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柳认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本质是在建立统一市场的基础上谈怎么分工,但科技分工在实践中非常难以操作。有中科院南京分院的一位学者表示,虽然长三角地区的科教资源丰富发达,但教育与实体在创新上分离,在中国是一个客观普遍现象。也就是说,类似南京、武汉和西安等城市高校林立,但在实体的创新和发展方面与深圳存在明显差距。

从深圳最近10年的发展看,则主要依靠企业的研发,进行应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而且高效利用了深圳之外地区的大学研究力量。因此,该学者认为,这个问题尤其值得长三角科教资源丰富但产业创新不够的城市高度重视。他建议,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地区应当联合起来进行协调创新,以突破这一难题。

采访中,社会各界的一个共识是,要真正实现科技创新驱动,政府层面应该有更积极的投入和改革科技体制。从上海的实践看,这一思量已得到了贯彻。不过,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新一轮科技创新,对各地来说,则取决于如何发展科技创业,也就是如何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的环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苏南地区排名前十的百强县(区、市)采访中了解到,这集中体现在了建设优质的载体平台和提供卓越的服务两方面,前者在于注重鼓励发展包括创业辅导、融资服务、市场开拓等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体系,提高科技创新的成活率、成功率;后者则加强在市场失灵领域和范围内,更好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如在信息交流、投融资等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优先促进研发中介、知识产权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根据6月初新一轮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的精神,以上海为主正在筹划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对此,有江苏省发改委人士对记者表示,此类基金应当重点致力于生态环保、社会等公共领域,解决市场失灵但有利于促进长三角一体化的方面。

另有江苏省科技创新中心的人士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新一轮科技创新,从地方政府角度出发,应着眼于推进重大共性科技问题联合攻关、做好科技公共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积极探索从财政投入的跨区域合作出发整合各类科技研究与创新引导基金;在学科协同创新上,放宽招生指标与专业设置,共同打造长三角人才集聚的高地;在公共资源分布格局上,更加促进服务均等化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