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云南滇中新区三年建设见成效

2018年12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光明日报

  岁末临近,云南滇中新区传来喜讯:北汽新能源汽车年底前可实现首车下线,东风云汽明年1月底前试生产,江铃新能源汽车明年3月底前完成总装生产线安装,中汽中心高原试验室年底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运营……

  令滇中新区人倍感高兴的是,2017年,滇中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8%,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增速排名第3;2018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7.89亿元,同比增长30.1%,增速排第1位。

  建设滇中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一带一路”倡议,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支点与重要经济增长极、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验区和改革创新先行区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2015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云南滇中新区,从此,滇中新区成为我国第15个国家级新区。云南省委、省政府为新区发展构建了“省级决策领导、新区独立建制、市区融合发展”的管理体制,为新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2016年3月,滇中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滇中新区开启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征程。

  三年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下,新区上下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的目标任务推进新区开发建设。在打基础、育产业、强招商、扩开放、建生态、优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三年见成效”目标任务基本实现。

  2016年,滇中新区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紧盯新区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亿目标,实施了“321工程”(30个重大基础设施、20个重点产业、10个片区开发),骨干交通路网格局初步形成,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2017年,滇中新区坚持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并重,围绕“双900”目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均不低于900亿元),实施“221”工程(推进20个重大基础设施、20个重点产业项目、10个片区开发),掀起项目建设热潮,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工作、产业项目落地取得突破,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2018年,滇中新区坚持以产业培育为重,以“项目大建设年”为主线,大力实施“533”产业发展战略,即做大做强汽车及高端装备、石化、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5大高端制造业集群,培育发展高端商务和总部经济、商贸及现代物流、旅游和健康服务3大现代服务业集群,高水平打造安宁工业园区、杨林经开区、空港经济区3大千亿级产业园区平台,紧盯“双200”目标(工业招商引资落地金额不低于20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200亿元),初步形成了一批汽车及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通用航空、生物医药、新材料、商贸服务产业项目集群,新区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发展质效全面提升。

  滇中新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新区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六大成效。

  经济发展方面,从纵向来看,2017年,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4.4亿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24.7%;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1078亿元(含融资类),与2015年相比增长178.6%;到位外资2.01亿美元(含共享),与2015年相比增长6倍。从横向来看,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2017年,滇中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8%,增速排名第3。

  规划方面,滇中新区坚持按照“覆盖全域、统筹山水、传承文化、高端引领、产城融合、低碳智慧、绿色发展”的理念。如今,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的滇中新区总体规划已完成,云南东盟产业城概念性空间发展规划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基础建设方面,据统计,新区实施三年路网规划建设项目197个、935公里,完成投资512亿元,累计通车里程达352公里,嵩昆大道(一期)、空港大道(中段)、哨关大道、小龙高速、新昆嵩高速、武易高速等一批交通项目建成通车,“两横两纵”高速路网和“两横三纵”城市骨干路网初步形成。

  产业建设方面,三年来,新区共签订正式投资协议325个,协议金额3338.5亿元,其中,产业投资协议资金2342.4亿元,引进北汽、东风汽车等6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京东方、苏宁、江铃汽车等9家中国五百强企业。千亿级新能源汽车及配套零部件产业体系正在形成,千亿级临空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园区建设方面,目前昆明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家十部委联合验收,安宁工业园区成为全省首个产能过千亿元的工业园区,全省首个新材料产业生态集群示范园落户安宁。智能装备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空港智园正式建成。

  此外,新区管委会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初步完成了行政审批制度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全面启动多项合一、多证合一,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实行重大招商引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总协调人、审批代办服务等制度,不断拓宽“零上门”和“最多跑一次”服务领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