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发布首批浙江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普陀区传统木船制造技艺入选。
普陀传统木船制造选材讲究、工序繁多、工艺精湛,并常配以精细的木雕和渔民画,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悠久的造船历史、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精湛的造船技艺,使普陀区成为全国修造船基地和舟船文化中心。
近年来,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生产方式的转变,钢质渔船得到普及推广,传统木手工作坊不断萎缩,木船制造工艺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近年来,普陀区在传承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利用资源,大力扶持造船艺人坚守祖业并转型发展。2008年,传统木船制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个月,普陀区岑氏木船传承人岑国和获全省“年度十大匠心人物”,成为舟山市唯一入选人。岑国和在文化创意中发扬工匠精神,为舟船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他打造的“绿眉毛”号、仿唐“鉴真”号、“不肯去观音”号等经典仿古木帆船,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去年3月,国家公布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这次推出的浙江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是贯彻落实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举措之一,该目录共列入全省100项传统工艺,重点选取了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发展前景,能够形成地方品牌的传统工艺项目,这些项目将获得重点扶持。普陀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也将在该项目的工艺传承、产业发展方面下功夫,努力写好传统工艺振兴这篇文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