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泸溪高新区:“锰锌之都”变身绿色新材料基地

2018年12月24日 10阅读 来源:红网

编者按: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实施火炬计划和国家高新区建设30周年。30年来,高新区已经成为湖南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创新高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载体,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核心引擎。为此,红网与湖南省科技厅共同推出【大潮颂·高新区30年】系列报道,追寻、记录30年来湖南各大高新区的改革实践和发展轨迹,敬请关注。

泸溪,湘西州的“南大门”,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悠悠沅水绕城而过,绘就了县城白沙“水在城中,城中有水”的神笔;悠久的历史文化,神奇的辛女岩叙说着辛女的传奇。

近年来,泸溪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环境创优、民生改善”发展战略,借助平台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全力打造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平台,高起点规划建设了泸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泸溪高新区)。

泸溪高新区原名泸溪县武溪工业园,筹建于2005年,2006年正式成立管委会,2012年晋升为省级工业高新区,2016年晋升为省级高新区。

??1.pngfg.png

泸溪高新区一角。

培育新兴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泸溪作为湘西老工业基地,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突出抓好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传统产业转移升级,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锰锌作为泸溪的传统产业,产值占据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2011年以来,为缓和节能减排、环保压力,泸溪县通过关停与整合,2017年,全县锰、锌企业产值占比降为27.6%。

为了在产业转型上做文章、下猛力,泸溪县对低效益的工业项目,采取厂内嫁接、自主招商等措施,通过新上项目、转型转产、盘活经营,使“两高一低”的矿产加工等传统产业成功向高性能复合材料、电子等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转轨。目前,已上新兴产业项目5个,2017年创造产值6亿多元。

充分利用铝、锰等优势产业,通过多种招商方式,引进关联下游产品生产企业21家,拉长产业链条、延伸产业外延、壮大产业集群、整体提高了企业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为扶持企业发展、强化生产要素的集中配置、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泸溪县出台了财政补贴、科技创新、厂房租让等配套扶持政策。

目前,泸溪新型工业化得到了长足发展,至2017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14家,高新技术企业由空白增加到11家。2017年12月被省授牌湖南省(泸溪)高性能复合材料特色产业园。

wrrrewr.png

泸溪高新区规划图。

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形成投资洼地,泸溪县注重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加快机制体质改革,实施“一战式”服务,并成立招商促进委员会,选聘“招商顾问”,围绕产业规划,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项目进行审核、把关,实现精准招商。

园区通过领导带头抓、全员招商方式,并根据结合产业规划、产业转移和资本运作的最新动态,实现产业园区化。根据高新区发展战略和蓝图,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数据库,实行“招商与招才”“引财与引智”并举,实现人才引领产业、产业聚集人才的良性互动,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近三年来,泸溪高新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共计156.61亿元,税收7.8亿元。吸纳就业1.14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500人。

werggreg.png

泸溪高新区工厂生产场景。

大力实施创新引领 推进承接产业转移优质发展

为切实提振实体经济、推进脱贫攻坚,更好地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泸溪高新区将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强化与高校合作,探索新的创新合作体制与机制,共同建立产业研究院或产业学院,推动协同创新。

同时,园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升级、构建新型政务服务等为重点,大力实施创新引领,精准精细招商引资,促进本土民营经济内源发展,实现内源和外源发展的平衡,推进产业合理有序转移,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升级,真正把本地经济做大做强,把高新区早日建成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头雁’。

“力争成为中南地区规模较大的绿色新材料产业基地。”泸溪高新区负责人田熙学表示,为抢抓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园区实施五年计划,到2022年,园区企业突破100家,园区产值突破200亿元,年税收突破8亿元,带动当地劳动力转移就业突破2.5万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